氣味
甘、鹹、平,有小毒。
主治
噎食病(數月不愈)。
用狗寶研爲末,每取一爭,加威靈仙二兩、鹽二錢,共搗如泥,再加漿水一杯攪勻,去渣飲服。
一天服二次。
不過三日可愈。
愈後服補劑。
癰疽發背,壯熱煩渴。
用狗寶一兩,臘月黑狗膽、臘月鯉魚膽各一枚,蟾酥二錢,蜈蚣(炙)七條,硇砂、乳香、沒藥、輕粉、雄黃、烏金石一錢,粉霜三錢,麝香一分,共研爲末,以人乳一合,黃蠟三錢,和各藥熬膏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一至三丸,用白丁香七枚研調,水送服。
暖臥,汗出爲工。
三服見效。
後吃白粥補身體。
此方名“狗寶丸”。
反胃膈氣。
用硫磺、水銀各一錢,同炒成金色,加狗寶末三錢、雞蛋白一份,一起攪勻,紙封泥固煨半日,取出研細,每取五分,燒酒調服。
不過三服,見效。
考釋
狗寶爲犬科動物犬胃、膽囊、腎臟及膀胱中的結石,可入藥。
狗寶多呈圓球狀或橢圓球狀,一般直徑1一5釐米,表面呈灰白色或灰黑色,略有光澤,並有多個類圓形突起。
質地堅重細膩,指甲一劃可見劃痕。
斷面爲白色或牙白色,呈同心環狀層紋,近中心部較疏鬆,但多不能分離,氣微腥,味微苦,嚼之有粉性而無沙性感覺。
甘、鹹、平,有小毒。
主治
噎食病(數月不愈)。
用狗寶研爲末,每取一爭,加威靈仙二兩、鹽二錢,共搗如泥,再加漿水一杯攪勻,去渣飲服。
一天服二次。
不過三日可愈。
愈後服補劑。
癰疽發背,壯熱煩渴。
用狗寶一兩,臘月黑狗膽、臘月鯉魚膽各一枚,蟾酥二錢,蜈蚣(炙)七條,硇砂、乳香、沒藥、輕粉、雄黃、烏金石一錢,粉霜三錢,麝香一分,共研爲末,以人乳一合,黃蠟三錢,和各藥熬膏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一至三丸,用白丁香七枚研調,水送服。
暖臥,汗出爲工。
三服見效。
後吃白粥補身體。
此方名“狗寶丸”。
反胃膈氣。
用硫磺、水銀各一錢,同炒成金色,加狗寶末三錢、雞蛋白一份,一起攪勻,紙封泥固煨半日,取出研細,每取五分,燒酒調服。
不過三服,見效。
考釋
狗寶爲犬科動物犬胃、膽囊、腎臟及膀胱中的結石,可入藥。
狗寶多呈圓球狀或橢圓球狀,一般直徑1一5釐米,表面呈灰白色或灰黑色,略有光澤,並有多個類圓形突起。
質地堅重細膩,指甲一劃可見劃痕。
斷面爲白色或牙白色,呈同心環狀層紋,近中心部較疏鬆,但多不能分離,氣微腥,味微苦,嚼之有粉性而無沙性感覺。
釋名
射父,香獐。
氣味
麝臍香:辛、溫、無毒。
主治
中風不省。
用麝香二錢,研爲末,加清油二兩,和勻灌下,自蘇。
瓜果食積(脾脹氣急)。
用麝香一錢,生桂朱一兩,加飯和成丸子,如綠豆大。
大人服十五丸,小兒服七丸,開水送下。
偏正頭痛。
和麝香五分、皁角末一錢,包在薄紙中,放頭痛部位一發中,外用布包炒鹽乘熱熨貼。
鹽冷則換。
如此幾次,不再發病。
催生易產。
用麝香一錢,水研服,立下。
又方:用麝香殘、鹽豉一兩,燒紅爲末,以秤錘淬過一酒送服二錢即下,此方名“勝金散”。
痔瘡腫毒。
用麝香、當門子、印城(按:原文如此)鹽等分塗搽。
不過三次即消。
山崗瘴氣,用水送服麝香三分即解。
附方
麝香氣味芳香,善於起家竄,是一味治療神志昏迷的要藥,李時珍認爲許多風病、氣病、血病、驚症瘕等病,經絡閉、孔竅不利,也須用麝香治療,因其活血通經的作較強,故孕婦忌用,以免流產。
射父,香獐。
氣味
麝臍香:辛、溫、無毒。
主治
中風不省。
用麝香二錢,研爲末,加清油二兩,和勻灌下,自蘇。
瓜果食積(脾脹氣急)。
用麝香一錢,生桂朱一兩,加飯和成丸子,如綠豆大。
大人服十五丸,小兒服七丸,開水送下。
偏正頭痛。
和麝香五分、皁角末一錢,包在薄紙中,放頭痛部位一發中,外用布包炒鹽乘熱熨貼。
鹽冷則換。
如此幾次,不再發病。
催生易產。
用麝香一錢,水研服,立下。
又方:用麝香殘、鹽豉一兩,燒紅爲末,以秤錘淬過一酒送服二錢即下,此方名“勝金散”。
痔瘡腫毒。
用麝香、當門子、印城(按:原文如此)鹽等分塗搽。
不過三次即消。
山崗瘴氣,用水送服麝香三分即解。
附方
麝香氣味芳香,善於起家竄,是一味治療神志昏迷的要藥,李時珍認爲許多風病、氣病、血病、驚症瘕等病,經絡閉、孔竅不利,也須用麝香治療,因其活血通經的作較強,故孕婦忌用,以免流產。
釋名
佛書稱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
色黃白作餅,甚甘肥,是也。
酪面上,其色如油者爲醍醐。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風邪痹氣,通潤骨髓,可爲摩藥,功優於酥。
添精補髓,益中填骨。
久服延年,百鍊彌佳。
主驚悸,心熱頭疼,明目,傳腦頂心。
治月蝕瘡,潤養瘡閘最宜。
附方
中風煩熱,皮膚瘙癢;醍醐四兩,每服半匙,溫灑一中盞和服,日一。
佛書稱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
色黃白作餅,甚甘肥,是也。
酪面上,其色如油者爲醍醐。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風邪痹氣,通潤骨髓,可爲摩藥,功優於酥。
添精補髓,益中填骨。
久服延年,百鍊彌佳。
主驚悸,心熱頭疼,明目,傳腦頂心。
治月蝕瘡,潤養瘡閘最宜。
附方
中風煩熱,皮膚瘙癢;醍醐四兩,每服半匙,溫灑一中盞和服,日一。
釋名
風藥。
氣味
(葉)辛、苦、平、有毒。
主治
鼠瘻不合。
用石南、生地黃、茯苓、黃櫱、雌黃、等分爲末,每天敷患處兩次。
小兒通睛(小兒誤跌或頭腦受傷,致使瞳仁不正,觀東則見西,觀西則見東)。
用石南一兩、藜蘆三分、瓜丁五至七個,共研爲末。
每次吹少許入鼻中,一天三次。
內服牛黃平肝的藥物,此方名“石南散”。
風藥。
氣味
(葉)辛、苦、平、有毒。
主治
鼠瘻不合。
用石南、生地黃、茯苓、黃櫱、雌黃、等分爲末,每天敷患處兩次。
小兒通睛(小兒誤跌或頭腦受傷,致使瞳仁不正,觀東則見西,觀西則見東)。
用石南一兩、藜蘆三分、瓜丁五至七個,共研爲末。
每次吹少許入鼻中,一天三次。
內服牛黃平肝的藥物,此方名“石南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