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欲眠还展旧时书。
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
幽窗冷雨一灯孤。
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欲眠还展旧时书。
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
幽窗冷雨一灯孤。
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品。
雨点滴在芭蕉叶上面心也随着破碎,一声声的雨打芭蕉的声音催促着作者回忆着当初。
因为心情郁闷,写下这首词,表现了心碎却无奈、忆人时的痛彻心扉。
此词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雨点滴在芭蕉叶上面心也随着破碎,一声声的雨打芭蕉的声音催促着作者回忆着当初。
因为心情郁闷,写下这首词,表现了心碎却无奈、忆人时的痛彻心扉。
此词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点滴”二句:点滴芭蕉,雨打芭蕉。
杜牧《芭蕉》:“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李清照《添字采桑子(芭蕉)》:“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此谓夜雨唤起对于往事的思忆。
“欲眠”句:旧时书,检阅旧时情书。
蔡伸《生查子》:“看尽旧时书,洒尽此生泪。
”同此。
“鸳鸯”二句:追忆当初书写鸳鸯二字的情景。
“倦眼”二句:缃帙(xiāngzhì),套在书上的浅黄色布套,此代指书卷。
萧统《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
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
”二句重拍,格式不变,意思变。
即由对于往事的思忆,转到当前。
谓散乱的卷册,卷眼重重,已是一片模糊。
“幽窗”句:幽窗,幽静的窗户。
朱淑真《即景》:“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汤显祖《牡丹亭》:“愁万种,冷雨幽窗灯不红。
”此以幽、冷、孤,亟见其凄寂况景。
杜牧《芭蕉》:“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李清照《添字采桑子(芭蕉)》:“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此谓夜雨唤起对于往事的思忆。
“欲眠”句:旧时书,检阅旧时情书。
蔡伸《生查子》:“看尽旧时书,洒尽此生泪。
”同此。
“鸳鸯”二句:追忆当初书写鸳鸯二字的情景。
“倦眼”二句:缃帙(xiāngzhì),套在书上的浅黄色布套,此代指书卷。
萧统《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
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
”二句重拍,格式不变,意思变。
即由对于往事的思忆,转到当前。
谓散乱的卷册,卷眼重重,已是一片模糊。
“幽窗”句:幽窗,幽静的窗户。
朱淑真《即景》:“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汤显祖《牡丹亭》:“愁万种,冷雨幽窗灯不红。
”此以幽、冷、孤,亟见其凄寂况景。
窗外,雨打芭蕉的点滴声,使我记起了当初的情景,让我的心都快要碎了。
临睡前又翻检旧时书信,看着那写满相思情意的书笺,便记起当时她初学书写还不熟练的模样。
看着这些散乱的书册,不禁泪眼模糊。
在这个冷冷的雨夜里,幽暗的窗前,我点着一盏孤灯。
原以为情缘已尽,可谁又道得清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呢?
临睡前又翻检旧时书信,看着那写满相思情意的书笺,便记起当时她初学书写还不熟练的模样。
看着这些散乱的书册,不禁泪眼模糊。
在这个冷冷的雨夜里,幽暗的窗前,我点着一盏孤灯。
原以为情缘已尽,可谁又道得清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