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金船 · 流杯亭和杨元素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
杯行到手休辞却。
这公道难得。
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
如对茂林修竹,永和时节。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
尊前莫怪歌声咽。
又还是轻别。
此去翱翔,遍上玉堂金阙。
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宋神宗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九月,杭州知州杨元素人为翰林学士(见《咸淳临安志·卷四十六》)。
这首《泛金船》词除述及别情外,还以「遍赏玉堂金阚」点明其事,故应作于此时。
从作品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别情词。
薛瑞生先生猜想是东坡饯别杨元素(见《笺证·卷一》),此说较合情理。
词的上阕写曲水流觞的场景。
这与中国古代一种文化习俗相联系:古时三月上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初三)在环曲的水渠旁宴集,置杯水上,随水而行,杯停其前则取饮,称曲水流杯。
这以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的记述最为知名。
其事本来另有一层文化内涵在,即所谓「修禊」(上巳日临水行祭,以除不祥),而对于后世士大夫文人来说,毋宁说是一种特殊的游戏。
本词的上阕似应作这样的诠释。
词人乐在其中,他把「无情流水」与「多情客」(当指自身及杨氏)对照写来,显得饶有情味。
接着将「流水」人格化,说它劝我饮酒,如同似曾相识一般:「杯行到手可不要推辞,这样的公道事是很难得的!」出语幽默,暗含着对世事的褒贬。
词人还运用《兰亭集序》中一些现成的词语,勾画出曲水流觞的场景,并多少透露出他清雅脱俗的情怀。
下阕转到写别情。
以写歌女的肢体、表情和动作为承启的笔墨,写来却像特写镜头那样鲜明:歌女抬起那霜雪一般白净而又纤细柔嫩的双手,笑着将秋天的鲜花插入了花瓶。
这就强化了这回送别宴会留给词人的美好的印象。
而后从歌女的声情侧面触及了别情:「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意思是说,在宴会上可别责怪她唱出了呜呜咽咽的歌声,这还算是未把离别当作一回事呢。
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原来「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这里以鸟的「翱翔」,比喻人在仕途上的进取,以「玉堂金阙」明点杨元素人朝为翰林。
老词人张先同时作有《泛金船》词,题作《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径称元素为「翰林主人」,可以作一旁证。
所以「此去」二句,乃是专写杨元素,道出了送别的情由。
最后推想未来:要问哪一年再来杭州相聚,怕是人都老了。
这就写出了离别的惆怅,表达了真挚的友情。
顺便说一下,本词题目底本作《和元素韵自撰腔命名》,薛本从之,为我们所不取。
因为如前所述,张先的同调之作已明白无误地指出是「元素自撰腔」,若依此题,则成了东坡「自撰腔」,岂非张冠李戴?再说,既是「和元素」,又说是「自撰腔」,也不免自相矛盾。
而本词上阕所写恰好扣住「流杯亭」三字,所以题目作《流杯亭和杨元素韵》就怡然理顺了。
劝金船:词牌名,又称《泛金船》。
金船者,大酒器也。
两宋之交叶翠岩《海录碎事·卷六·〈饮器门·金船〉》云:「酒器中大者呼为船。」北宋·晏小山《清平乐》词:「双纹彩袖,笑捧金船酒。」调始见《张子野词》,其词序云:「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词有「何人窨得金船酒」句,故名。
东坡此调词序亦云:「和元素韵,自撰腔命名。」按元素,杨绘元素也。
可知此调本系杨元素自度曲,惜其词不传。
《词律·卷十三》、《词谱·卷二十一》俱列东坡「无情流水多情客」一首为正体,双调,八十八字,上下阕同,各八句六仄韵。
上下阕第四句,例作上一下四句法。
《词谱》又列张子野别体一种,九十二字,上阕八句六仄韵,下阕八句五仄韵。
此调又名《泛金船》。
东坡此词调名元延祐本作「泛金船」,朱本、龙本、曹本并从元延祐本。
「和元素韵,自撰腔命名」:元延祐本作「流杯亭和杨元素」。
傅注本作「和元素,自撰腔命名,亦作《泛金船》」,疑应系傅注误入词序。
玆从吴讷钞本、茅维《苏集》本、毛本。
元素:杨绘,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字元素,号无为子。
宋仁宗皇祐五年(西元一〇五三年)进士。
通判荆南府,迁开封府推官,知眉州,徙兴元府,皆有治声。
宋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
与宰相曾鲁公忤,改兼侍读,元素以「谏官不得其言则去」,不拜。
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擢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
免役法行,元素陈十害,忤王介甫,罢知亳州。
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六月,自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移知杭州,八月到任。
再为翰林学士。
贬荆南节度副使,分司南京,改提举太平观,起知兴国军。
宋哲宗即位,复天章阁待制,再知杭州。
元祐三年(西元一〇八八年)卒于任,年六十二。
有《群经索蕴》、《无为编》、《西垣集》等。
事见《范太史集·卷三十九·天章阁待制杨公墓志铭》,《宋史·卷三百二十二·杨绘传》。
曾识:元延祐本作「相识」,朱本、龙本、曹本并从元延祐本。
杯行到手:傅子立注引唐·韩昌黎《赠郑兵曹》诗:「杯行到君莫停手。」
这公道难得:元延祐本作「似轩冕相逼」,朱本、龙本、曹本并从元延祐本。
「小字更书年月」句:指与杨元素、鲁元翰、陈令举,苏子瞻至下天竺题壁纪游事。
南宋·潜君高《咸淳临安志·卷八十·灵鹫兴圣寺》:「杨绘元素、鲁有开元翰、陈舜俞令举、苏轼子瞻同游,熙宁九年九月二十日。」
如对:元延祐本、吴讷钞本作「还对」。
永和时节:元延祐本作「似永和时节」,吴讷钞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似永和节」。
按,此调八十八字,前后阕各八句六仄韵,此句亦当四字,元延祐本不合词律。
参见《钦定词谱·卷二十一》。
「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
如对茂林修竹,永和时节」句:傅子立注引晋·王右军《〈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脩稧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领,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向之所欣,俛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脩短随化,终期于尽。」
纤纤素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纤纤,纤细柔长皃,此状「素手」。
轻别:以离别为轻,意谓不把离别当回事。
遍赏:元延祐本作「遍上」,朱本、龙本、曹本并从元延祐本。
玉堂金阙:傅子立注:「汉武帝作玉堂于太液池西南,去地二十丈。
阙,门旁两观也,饰之以黄,故曰:『金阙』。」刘尚荣按:「《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
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馀丈。
其西则唐中,数十里虎圈。
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馀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
乃立神明台、井干楼,度五十馀丈,辇道相属焉。
』唐·司马子正《〈史记〉索隐》引《汉武故事》:『玉堂基与未央前殿等,去地十二丈。
』傅注当本于此,『二十』应乙作『十二』。」
暂无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