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清明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長安清明》是唐末五代詩人韋莊創作的一首詩。
此詩通過刻畫唐末時期長安城清明時分熱鬧如昔、遊人如織的歡快場面,表現了亂世初定後人們沉溺於短暫安樂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盛世的懷念與對現實的失望之情。
全詩暗用前人詩句,運用反襯手法,語言清新,抒情委婉。
長安:唐朝首都,今陝西西安。
蚤:通“早”。
夢雨:春天如絲的細雨。
可堪:意思是不可堪,不能忍受,常修飾比較強烈的感情或者其它事物。
芊(qiān)芊:草木茂盛的樣子。
這句實際是說芳草非常美。
內官:國君左右的親近臣僚。
又指宦官太監。
初賜清明火:一種古代風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來的火種熄滅了。
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鑽木取火。
唐代的皇帝於此日要舉行隆重的“清明賜火”典禮,把新的火種賜給羣臣,以表示對臣民的寵愛。
上相:泛指大臣。
白打錢:玩蹴鞠遊戲,優勝者受賜金錢,稱“白打錢”。
王棠《知新錄》:“白打,蹴毬戲也。
兩人對踢爲白對,三人角踢爲官場。
”一說“白打錢”指鬥雞。
紫陌:大路。
“陌”本是指田間的小路,這裏借指道路:“紫”是指道路兩旁草木的顏色。
紅叱(chì)撥:唐天寶中從西域進汗血馬六匹分別以紅、紫、青、黃、丁香、桃花叱撥爲名,這裏泛指駿馬。
畫鞦韆:裝飾美麗的鞦韆。
承平:太平。
忽然之間,已經是細雨飄飛的春天了,芳草青青美得讓人難以忍受。
宮中把清明新火賜給大臣,大臣們無事,以蹴鞠爲戲。
大路上駿馬亂叫,綠楊叢裏,鞦韆上下飛舞。
遊人還記得以前太平時候的盛事,眼前風光和昔年相似,心裏不禁隱隱快樂。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