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 晚春
日薄花房綻,風和麥浪輕。
夜來微雨洗郊坰。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已改煎茶火,猶調入粥餳。
使君高會有餘清。
此樂無聲無味、最難名。
夜來微雨洗郊坰。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已改煎茶火,猶調入粥餳。
使君高會有餘清。
此樂無聲無味、最難名。
暂无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
隋唐以來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義,大體屬小曲。
調名本自漢張平子《南都賦》:「坐南歌兮起鄭舞」句,取淳于棼事。
《金奩集》入「仙呂宮」。
此詞有單調、雙調二體。
單調者始自温飛卿詞,因詞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
張子澄詞本此添字,因詞有「髙捲水晶簾額」句,名《水晶簾》,又有「驚破碧窗殘夢」句,名《碧窗夢》。
鄭子聃有《我愛沂陽好》詞十首,更名《十愛詞》。
以温飛卿《南歌子·手裏金鸚鵡》爲正體,單調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韻。
另有單調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韻。
雙調者有平韻、仄韻兩體。
平韻者始自毛熙震詞,周美成、楊無咎、仲殊五十四字體,無名氏五十三字體,倶本此添字。
仄韻者始自《樂府雅詞》,惟石次仲詞最爲諧婉。
周美成詞名《南柯子》,程正伯詞名《望秦川》,田不伐詞有「簾風不動蝶交飛」句,名《風蝶令》。
雙調五十二字,前後闋各四句三平韻;雙調五十四字,前後闋各四句三平韻等變體。
題注:傅注本、元延祐本無題。
明呉訥鈔本、《蘇長公二妙集》本、毛本有詞題曰「晩春」。
花房:卽花冠,花瓣之總稱。
傅子立注:「韓昌黎:『辛夷花房忽全開。
』」劉尚榮按:「句出《感春五首之五》,見《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巻四》,別見《全唐詩·巻三百三十九》。」
麥浪:傅子立注:「柳子厚:『麥芒漲天搖靑波。
』」劉尚榮按:「句出《聞黃鸝詩》,『漲』原作『際』,見《柳河東文集·巻四十三》,別見《全唐詩·巻三百五十三》。」
「已改煎茶火」句:傅子立注:「《荊楚歳時記》:『寒食風俗,以介子推之故則禁火。
』按《周官·司烜(xuǎn)氏》:『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
』注云:『爲季春將出火也。
』然則今寒食禁火,爲近季春之時。
蓋斷故火而改新火。
魏野詩曰:『殷勤旋乞新鑽火,爲我親煎岳麓茶。
』」劉尚榮按:「《荊楚歳時記》『寒食禁火三日』條云:『暦合在淸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介子推三月五日爲火所焚,國人哀之,毎歳春暮爲不舉火,謂之禁烟,犯之則雨雹傷田。
』傅注概述其大旨也。
《周官》云云見《〈周禮〉注疏·巻二十六·秋官司烜氏》。
魏詩乃佚詩,《永樂大典·巻八二三》『詩』字韻引此詩,『乞』作『覓』,宋蒲積中編《歳時雜詠·巻十五·淸明》引此詩,『煎』作『烹』,並有詩題爲『淸明日書諤公房』。」
「猶調入粥餳(xíng)」句:傅子立注:「《玉燭寶典》:『今人悉爲大麥粥,研杏仁爲酪,煑餳以沃之。
』」劉尚榮按:「見《初學記·巻四·〈歳時部·寒食〉》引隋杜臺卿《玉燭寶典》。
粥餳,甜粥、糖粥。」
此樂:傅子立注:「李太白《贈褚司馬》云:『北堂千萬壽,侍奉有光輝。
……人聞無此樂,此樂世中稀。
』」劉尚榮按:「見《李太白詩集·巻十二》,篇名作《贈歴陽褚司馬,時此公爲稚子舞,故作是詩也》。」
隋唐以來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義,大體屬小曲。
調名本自漢張平子《南都賦》:「坐南歌兮起鄭舞」句,取淳于棼事。
《金奩集》入「仙呂宮」。
此詞有單調、雙調二體。
單調者始自温飛卿詞,因詞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
張子澄詞本此添字,因詞有「髙捲水晶簾額」句,名《水晶簾》,又有「驚破碧窗殘夢」句,名《碧窗夢》。
鄭子聃有《我愛沂陽好》詞十首,更名《十愛詞》。
以温飛卿《南歌子·手裏金鸚鵡》爲正體,單調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韻。
另有單調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韻。
雙調者有平韻、仄韻兩體。
平韻者始自毛熙震詞,周美成、楊無咎、仲殊五十四字體,無名氏五十三字體,倶本此添字。
仄韻者始自《樂府雅詞》,惟石次仲詞最爲諧婉。
周美成詞名《南柯子》,程正伯詞名《望秦川》,田不伐詞有「簾風不動蝶交飛」句,名《風蝶令》。
雙調五十二字,前後闋各四句三平韻;雙調五十四字,前後闋各四句三平韻等變體。
題注:傅注本、元延祐本無題。
明呉訥鈔本、《蘇長公二妙集》本、毛本有詞題曰「晩春」。
花房:卽花冠,花瓣之總稱。
傅子立注:「韓昌黎:『辛夷花房忽全開。
』」劉尚榮按:「句出《感春五首之五》,見《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巻四》,別見《全唐詩·巻三百三十九》。」
麥浪:傅子立注:「柳子厚:『麥芒漲天搖靑波。
』」劉尚榮按:「句出《聞黃鸝詩》,『漲』原作『際』,見《柳河東文集·巻四十三》,別見《全唐詩·巻三百五十三》。」
「已改煎茶火」句:傅子立注:「《荊楚歳時記》:『寒食風俗,以介子推之故則禁火。
』按《周官·司烜(xuǎn)氏》:『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
』注云:『爲季春將出火也。
』然則今寒食禁火,爲近季春之時。
蓋斷故火而改新火。
魏野詩曰:『殷勤旋乞新鑽火,爲我親煎岳麓茶。
』」劉尚榮按:「《荊楚歳時記》『寒食禁火三日』條云:『暦合在淸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介子推三月五日爲火所焚,國人哀之,毎歳春暮爲不舉火,謂之禁烟,犯之則雨雹傷田。
』傅注概述其大旨也。
《周官》云云見《〈周禮〉注疏·巻二十六·秋官司烜氏》。
魏詩乃佚詩,《永樂大典·巻八二三》『詩』字韻引此詩,『乞』作『覓』,宋蒲積中編《歳時雜詠·巻十五·淸明》引此詩,『煎』作『烹』,並有詩題爲『淸明日書諤公房』。」
「猶調入粥餳(xíng)」句:傅子立注:「《玉燭寶典》:『今人悉爲大麥粥,研杏仁爲酪,煑餳以沃之。
』」劉尚榮按:「見《初學記·巻四·〈歳時部·寒食〉》引隋杜臺卿《玉燭寶典》。
粥餳,甜粥、糖粥。」
此樂:傅子立注:「李太白《贈褚司馬》云:『北堂千萬壽,侍奉有光輝。
……人聞無此樂,此樂世中稀。
』」劉尚榮按:「見《李太白詩集·巻十二》,篇名作《贈歴陽褚司馬,時此公爲稚子舞,故作是詩也》。」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