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 · 謝家庭院殘更立
謝家庭院殘更立,鷰宿雕樑。
月度銀牆,不辨花叢那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憶,零落鴛鴦。
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
這首詞情思低回要眇,哀感纏綿。
上闋抒寫舊地重遊的感慨,主要通過景物環境的的描寫,寄寓他對早逝愛妻的思念之情。
下闋主要抒寫詞人凄凉落寞的情懷。
夫妻歡愛之情本來已成爲記憶,藏在生命的深處,而今觸景傷情,想到舊事如同一場幻夢,不禁感慨萬千。
開篇所寫到的謝家庭院,也是在隱喩這是在寫當下的實景,可以看出,這是納蘭在懷念一段情緣。
下闋開始的那句「此情已自成追憶」,更是證明上闋是屬於追憶往昔的情感了,而最後一句更是點明了這段情感的時間,是發生在十一年前,如夢一場的時光令這段情感逐漸模糊,但幷沒有被遺忘。
「謝家庭院殘更立,燕宿雕梁」,開篇這句的意象,是納蘭常用的,尤其是「謝家」,所以,後人推斷納蘭愛戀的這名女子一定是姓謝。
不過眞相是否果眞如此,也衹能留待猜測。
從詞句的字面來看,這首詞寫得十分華美動人,有種濃鬱之美,短短十數字,就將思念者孤獨寂寥的心態描寫出來,而且還讓人彷彿分辨不出,這箇月光下的人,到底是被相思所苦的納蘭,還是偶爾神傷的自己。
王維開創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一例,而納蘭的詞中更是將詩畫藝術發揮到了一箇巓峰,對一箇具體情境的描摹已經到丁人木三分的境地。
而後一句「月度銀墻,不辨花叢那辨香」,則是納蘭從元稹的《雜憶》中所改出的一句,雖然衹是簡單改過一箇字,但整首詞還是相得益彰的。
元稹的詩是這樣的:「寒輕夜淺繞回廊,不辨花叢暗辨香。
憶得雙文朧月下,小樓前後捉迷藏。」元稹是悼亡詩的高手,他的悼亡詩成就不在納蘭之下,而元稹本人也是多情之人,他曾婚前和一個女子有過一段熱戀,雖然沒有結果,但元稹對那名女子很是看重。
這首詞便是爲那名女子所做。
上闋先是寫景色,後又引用前人懷念的舊文,都是要烘託自己內心的懷念。
而到了下闋,第一句便是「此情已自成追憶」,納蘭自己也明白,這份感情衹可追憶,無法挽回,所以這句詞旣道出了納蘭的悲傷,也道出了世事的無常。
而後接著一句「零落鴛鴦」,則是引出了最後的結局「雨歇微凉,十一年前夢一場。」往事已如煙散去,回憶空空,納蘭沉吟至此,纔忽然覺出了雨夜後的微凉,他也覺察出,這十一年前的夢,早就該醒了。
謝家庭院:指南朝宋·謝靈運家,靈運於會稽始寧縣有依山傍水的莊園,後因用以代稱貴族家園,亦指閨房。
晉·謝奕之女謝道韞及唐·李德裕之妾謝秋娘等都負有盛名,故後人多以「謝家」代指閨中女子。
殘更:舊時將一夜分爲五更,第五更時稱殘更。
雕粱:刻繪文采的屋梁。
銀墻:月光下泛著銀白顔色的墻壁。
歇:停止,停歇。
夜過殘更,兩人偎依庭院。
鷰子巳在樑上棲息,月光慢慢侈過扮牆。
花香陣降襲來,只是夜色昏暗,難以分辨發自哪叢花。
一對愛侶完全沉浸在朦朧月色和溫馨花香之中。
然而,此情此案,巳成追憶。
昔日戀人,如今兩地零落,洽似一對分離的鴛鴦。
在雨後微寒中追念舊情,就如同十一年前做了一個夢。
夢中的甜蜜幸福,轉眼間化爲無奈與憂傷。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