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午日雨眺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
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
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
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
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
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
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
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
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
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
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
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暂无
午日:五月初五日,即端阳节日。
涨痕二句:此写午日雨中水面之景。
涨痕,涨水的痕迹。
柔绿,嫩绿,此处代指嫩绿之水色,蒲:蒲柳,即水杨。
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呈对生圆形,可食。
烟柳:谓烟雾笼罩的柳林。
呕哑柔橹:谓船行水面橹篙划水发出轻柔的水声。
呕哑,象水声。
翠钱雨:指新荷生出时所下的雨。
翠钱,新荷之雅称。
蒹葭渚:长满芦苇之洲渚。
参见《蝶恋花·散花楼送客》注。
鲛人: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以与主人。
”
汨罗投赋:战国时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汨罗江(湘江支流)而死。
后人写诗作赋投入江中,以示凭吊。
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愁难谱二句:谓满怀忧怨哀愁难以表达,只有凭借用彩线缠裹香菰(即包粽子)投入江中以示这千古的脉脉哀思了。
菰米,即菱白。
其食为菰米,亦称雕胡米,可食。
晋周处《风土记》:“午日烹鹜,又以菰叶裹粽黍,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也。
”参见《一丛花·咏并蒂莲》注。
旗亭:酒楼。
因悬旗为酒招,故名。
涨痕二句:此写午日雨中水面之景。
涨痕,涨水的痕迹。
柔绿,嫩绿,此处代指嫩绿之水色,蒲:蒲柳,即水杨。
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呈对生圆形,可食。
烟柳:谓烟雾笼罩的柳林。
呕哑柔橹:谓船行水面橹篙划水发出轻柔的水声。
呕哑,象水声。
翠钱雨:指新荷生出时所下的雨。
翠钱,新荷之雅称。
蒹葭渚:长满芦苇之洲渚。
参见《蝶恋花·散花楼送客》注。
鲛人: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以与主人。
”
汨罗投赋:战国时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汨罗江(湘江支流)而死。
后人写诗作赋投入江中,以示凭吊。
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愁难谱二句:谓满怀忧怨哀愁难以表达,只有凭借用彩线缠裹香菰(即包粽子)投入江中以示这千古的脉脉哀思了。
菰米,即菱白。
其食为菰米,亦称雕胡米,可食。
晋周处《风土记》:“午日烹鹜,又以菰叶裹粽黍,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也。
”参见《一丛花·咏并蒂莲》注。
旗亭:酒楼。
因悬旗为酒招,故名。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