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韓幹《牧馬圖》
南山之下,汧渭之間。
想見開元天寶年,八坊分屯隘秦川。
四十萬匹如雲煙,騅駓駰駱驪騮騵。
白魚赤兔騂皇䮧,龍顱鳳頸獰且妍。
奇姿逸德隱駑頑,碧眼胡兒手足鮮。
歲時剪刷供帝閒,柘袍臨池侍三千。
紅妝照日光流淵,樓下玉螭吐清寒。
往來蹙踏生飛湍,衆工舐筆和朱鉛。
先生曹霸弟子韓,廄馬多肉尻脽圓。
肉中畫骨誇尤難,金羈玉勒繡羅鞍。
鞭箠刻烙傷天全,不如此圖近自然。
平沙細草荒芊綿,驚鴻脫兔爭後先。
王良挾策飛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轅。
在這首七言古詩中,作者以文字再現了牧馬圖中的事物,生動地表現了駿馬的體態神情,讚美了韓幹畫技高超,並借馬陳述胸中的抱負,抒發不平,結構嚴謹,富於變化,章法奇絕。
韓幹:大梁人,官太府寺丞。
善畫人物,尤工鞍馬。
初師曹霸。
天寶中召入供奉,悉圖宮中名馬。
南山:指秦嶺,在陝西隴縣南。
汧(qiān)渭:汧水及渭水,均在陝西。
開元、天寶:唐玄宗年號。
八坊:唐時置八坊於岐、豳、涇、寧間,管理馬匹,地廣千里。
秦川:指陝西、甘肅東部一帶。
四十萬匹:開元時令王毛仲管馬政,至十三年,馬有四十三萬。
杜甫《天育驃騎圖歌》有“當時四十萬匹馬”句。
騅(zhuī):毛色蒼白相雜的馬。
駓(pī):毛色黃白相雜的馬。
駰(yīn):淺黑間白的馬。
駱(luò):黑鬣的白馬。
驪(lí):純黑的馬。
騮(liú):黑鬣的紅馬。
騵(yuán):白腹的紅馬。
白魚:兩目似魚目的馬。
赤兔:紅馬。
騂(xīng):紅黃色的馬。
騜(huáng):毛色黃白相雜的馬。
鶾(hàn):長毛馬。
奇姿:特殊的姿態;上面所說的“獰”,其實就是奇姿。
逸德:秉性純良。
弩頑:難以馴服、質地不好的劣等馬。
隱:隱藏,夾在中間。
碧眼胡兒:謂牧馬人,據詩,知唐時牧馬人多爲長着碧藍眼睛的少數民族的人。
胡兒,西域少數民族。
鮮:鮮明,此處意爲靈活。
剪刷:剪毛和洗刷,此乃牧馬人分內的事。
帝閒:內廷的馬廄。
《新唐書·兵志》:“以尚乘掌天子之御。
左右六閒,一曰飛黃,二日吉良,三曰龍媒,四日駒驗,五曰映騷,六曰天苑。
總十有二閒爲二廄,一曰祥麟,二曰鳳苑,以系飼之。

柘(zhè)袍:黃袍,此代指皇帝。
臨池:謂臨池學習書法。
池,硯池。
三千:謂宮女之多。
螭(chī):傳說中無角的龍。
古代常雕刻其形作爲器物裝飾。
此指池邊吐水的螭首。
蹙(cù)踏:踢,踏。
舐(shì):以舌取食或舔物,這裏是說用手舔筆。
衆工:衆畫工。
朱鉛:指繪畫的顏料。
曹霸:唐著名畫家,魏曹髦之後。
天寶末曾奉詔畫御馬及功臣,官至左武衛將軍。
尻脽:臀部。
“廄馬多肉尻脽圓。
肉中畫骨誇尤難”句:說內廄馬肥胖,難以畫出骨相。
韓幹畫馬善於表現骨相,故云。
羈(jī):馬籠頭。
勒:馬絡頭。
鞭箠(chuí):用馬鞭子鞭打。
箠,馬鞭。
烙(lào):灼,燒。
傷:傷害。
天全:不遭受任何傷害的自然狀態,即本性。
平沙:廣漠的沙源,此謂草原。
荒芊(qiān)綿:草原上的荒草,長得很茂盛,綿延不斷。
芊,茂盛。
驚鴻:曹植《洛神賦》:“翩若驚鴻。
”鴻受驚就飛得快。
脫兔:逃跑的兔子。
比喻行動非常迅速。
脫,逃脫。
王良:《蘇軾詩集》引宋人注:“王良,趙簡子時御者。
”《淮南子·覽冥訓》說王良善御馬。
後引申爲星名。
《晉書·天文志》:“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天子奉車御官也。
”“挾策飛上天”出於此。
策,馬鞭。
轅(yuán):車前駕牲畜的直木。
據《蘇軾詩集》宋人注引《晉書》:“蔡漠戲王導,短轅犢車。
南山之下,汧水渭水之間,我可以想象出開元天寶那些年。
朝廷建立八坊養馬,連秦川都覺得太狹隘,四十萬匹駿馬奔馳,似陣陣雲煙。
馬兒毛色各異,五花八門,應有盡有;頭似龍,頸似鳳,有獰惡有俊妍。
奇姿逸態,令人歎爲觀止,也有些劣性馬,跳踉嘶叫,混雜其間。
綠眼睛的胡人以善養馬出名,每年剪毛刷馬,精心挑選,供給天子的御馬監。
天子臨池觀馬,左右侍從美女三千,紅妝在日光的照耀下分外光鮮。
樓下的玉螭口中吐出不絕的寒水,馬羣在水波中奔跑濺起水花似箭。
畫工們把筆舐滿了顏料臨摹,曹霸和弟子韓幹的畫技壓倒羣賢。
內廄的馬多肉臀部肥圓,能在畫肉時畫出骨相,真是難上加難。
馬匹戴着黃金羈白玉勒,馬鞍子是羅綾繡成,它們遭到鞭打火烙已傷天全,怎比得韓幹畫上的馬,神駿天然。
你看,一望無際的平沙上,細草濛濛似綿,馬兒輕逸快捷,恐後爭先。
這些馬真該讓王良挾着鞭子趕上青天,爲什麼要俯首拉車,留在人間?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