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泰山六首 · 其二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閒。
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
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閒。
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
《遊泰山六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組詩作品。
這六首詩採用奇妙的想象與誇張手法,表現了泰山的美麗與神奇,同時作品在幻境的描寫中也流露出縈繞於詩人心底的因抱負無法實現而產生的矛盾彷徨情緒。
在整組詩中,詩人以超然的宇宙觀和獨特的時空透視,目攬泰山萬象於方寸,馳思結韻於毫端,以寫意山水筆法繪出了有聲畫卷,顯示了李白詩歌獨有的豪放風格,體現了極高的藝術水平。
這六首詩採用奇妙的想象與誇張手法,表現了泰山的美麗與神奇,同時作品在幻境的描寫中也流露出縈繞於詩人心底的因抱負無法實現而產生的矛盾彷徨情緒。
在整組詩中,詩人以超然的宇宙觀和獨特的時空透視,目攬泰山萬象於方寸,馳思結韻於毫端,以寫意山水筆法繪出了有聲畫卷,顯示了李白詩歌獨有的豪放風格,體現了極高的藝術水平。
《楚辭》:“仍羽人于丹丘。
”王逸注:“人得道,身生羽毛也。
”朱子注:“羽人,飛仙也。
”
《抱朴子》:仙人目瞳正方。
《神仙傳》:李根瞳子皆方。
按《仙經》雲:八百歲人瞳子方也。
徐幹《中論》:“蒼頜視鳥跡而作書。
”
《爾雅》:“閒,習也。
”《荀子》:“多見曰閒。
”
”王逸注:“人得道,身生羽毛也。
”朱子注:“羽人,飛仙也。
”
《抱朴子》:仙人目瞳正方。
《神仙傳》:李根瞳子皆方。
按《仙經》雲:八百歲人瞳子方也。
徐幹《中論》:“蒼頜視鳥跡而作書。
”
《爾雅》:“閒,習也。
”《荀子》:“多見曰閒。
”
清晨,我騎着白鹿,一直登上天門山。
山中遇到一位仙人,眼瞳方方,一副好容顏。
我手攀青蘿想靠近他說話,他卻掩入青雲裏。
給我留下的鳥跡書,雲朵一樣飄落岩石間。
上面全是上古的字,讀了讓人一片茫然。
我有感於此嘆息不止,將要拜師學道永辭人間。
山中遇到一位仙人,眼瞳方方,一副好容顏。
我手攀青蘿想靠近他說話,他卻掩入青雲裏。
給我留下的鳥跡書,雲朵一樣飄落岩石間。
上面全是上古的字,讀了讓人一片茫然。
我有感於此嘆息不止,將要拜師學道永辭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