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山亭
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吹成疏雨。
竹槛气寒,蕙畹声摇,新绿暗通南浦。
未有人行,才半启、回廊朱户。
无绪,空望极霓旌,锦书难据。
苔径追忆曾游,念谁伴秋千,彩绳芳柱。
犀帘黛卷,凤枕云孤,应也几番凝伫。
怎得伊来,花雾绕、小堂深处。
留住,直到老、不教归去。
本篇为抒写相思离情之词,题材陈旧,选用的意象也很传统,称不上名作精品,但从对本词的分析中,却能看出南宋密丽一派的长调在意象营构上的普遍特点。
一是意象更为密集。
表现在全词,不再是简单的上片景下片情,或上片情下片景,却往往以景代情,景中寓情;表现在词句中,不是一句一象,而是一句多象。
二是意象更加精细。
每个形象的中心词前面常用另一个词来修饰。
这些修饰词往往来自作者对景物的敏锐感受,从中可以窥见主人公内心颤动着的深沉情思。
三是意象更有层次。
密集、精细容易“质实”而“凝涩晦味”,故需要恰当的层次节奏使其具有流美之感。
本词从起处“幽梦”、“重阴”的抑郁,到结处自立盟誓式的率直,情感体现出一种向外扩张的趋势,与之相适应,句式往往是先短后长,使语势如浪阵阵外涌。
另外,动词的选择也颇为讲究,如“初回”、“未开”、“暗通”、“半启”、“空望”,以程度副词来表现情绪的细微变化,耐人寻味。
蕙畹:种香花兰草的园圃。
蕙:香草名。
畹:面积单位,此处有畦之意。
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玉逸注:“十二亩为畹。
”《说文》以三十亩为畹。
南浦:本指南边水滨;又常用作送别之地,此处泛指别处通水口。
浦,河流注入江海的地方。
霓旌:云旗。
这里指女子乘坐的车子。
原为皇帝出行时仪仗的一种。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拖霓旌,靡云旗。
”此处借指云霓。
凝伫:凝立伫望。
伊:她。
暂无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