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 · 送述古,迓元素
錢塘風景古今奇,太守例能詩。
先驅負弩何在,心已浙江西。
花盡後,葉飛時。
雨悽悽。
若爲情緒,更問新官,向舊官啼。
宋神宗熙寧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七月。
杭州知州陳述古罷任,新任知州楊元素正在赴杭州途中,杭州官妓前往蘇州迎接楊元素,東坡作該詞描繪迎接的場面。
上闋寫對錢塘江風光和長官詩才的贊賞,下闋藉當前蕭瑟凄凉的秋景,烘託送舊迎新時難堪的情緒。
全詞采用用典的寫作手法,有對風景的贊美,也有對人物的評價,更有細緻的心理刻畫,言簡而意長,表現出作者髙度的藝術槪括能力。
訴衷情:唐教坊曲,後用爲詞牌。
本是情辭。
唐温飛卿取《離騷》「衆不可戸説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創製此調。
後人據毛平珪詞有「桃花流水漾縱橫」句,改名《桃花水》;張蘆川以因黃山谷詞曾詠漁父生活,名《漁父家風》;賀方回詞名《步花間》、《畫樓空》;張東澤詞有「一釣絲風」句,名《一絲風》;又名《訴衷情令》。
《花間集》有單調三體、雙調一體。
韋端己此調兩詞,格律全同,可見律極嚴。
此調平韻中插入兩仄韻,短句頗多,極富變化。
宋人用此調者甚衆,但通行四十四字體。
宋僧仲殊此調五詞,推爲絶作。
《唐宋諸賢絶妙詞選·巻九》:「仲殊之詞多矣,佳者固不少,而小令爲最,小令之中,《訴衷情》一調又其最,蓋篇篇奇麗,字字淸婉,髙處不減唐人風致也。」此調前闋多平仄字不拘者,後闋三箇三字句、三箇四字句極不易處理。
述古:陳襄,宋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字述古,因家在古靈村,人稱古靈先生。
宋仁宗、宋神宗時名臣。
倡理學,與陳季甫、周希孟、鄭穆友稱「海濱四先生」。
宋仁宗慶暦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進士。
初仕浦城主簿,歷知仙居、河陽、濛陽諸縣。
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入爲祕閣校理、判祠部事。
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出知常州。
宋英宗治平初,復爲開封府推官、三司鹽鐵判官。
宋神宗卽位,出知明州。
熙寧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同修起居注,知諫院、改知制誥。
尋直學士院。
熙寧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因與王介甫政見不合,論靑苗法不便,出知陳州。
熙寧五年(西元一〇七二年),知杭州。
熙寧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復知陳州。
熙寧八年(西元一〇七五年),召還,知通進、銀臺司兼侍讀,判尚書都省。
元豐三年(西元一〇八〇年)卒,年六十四。
嘗薦司馬溫公、蘇東坡等三十三人。
有《古靈先生文集》。
事見宋·陳曄《古靈先生年譜》(《永樂大典·巻三一四二》),《宋史·巻三百二十一·陳襄傳》。
迓:迎接。
元素:楊繪,宋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字元素,號無爲子。
宋仁宗皇祐五年(西元一〇五三年)進士。
通判荆南府,遷開封府推官,知眉州,徙興元府,皆有治聲。
宋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誥、知諫院。
與宰相曾魯公忤,改兼侍讀,元素以「諫官不得其言則去」,不拜。
熙寧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擢翰林學士、御史中丞(《續〈資治通鑑〉長編·巻二百二十》)。
免役法行,元素陳十害,忤王介甫,罷知亳州。
熙寧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六月,自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移知杭州,八月到任。
再爲翰林學士。
貶荆南節度副使,分司南京,改提舉太平觀,起知興國軍。
宋哲宗卽位,復天章閣待制,再知杭州。
元祐三年(西元一〇八八年)卒于任,年六十二。
有《群經索蘊》、《無爲編》、《西垣集》等。
事見《范太史集·巻三十九·天章閣待制楊公墓誌銘》,《宋史·巻三百二十二·楊繪傳》。
古今奇:呉訥鈔本、《二妙集》本、毛本作「古來奇」。
「太守例能詩」句:傅子立注:「白樂天爲杭州太守,以詩名。
初,樂天爲蘇守,劉禹錫以詩寄樂天云:『蘇州太守例能詩,西掖吟來替左司。
』」劉尚榮按:「句出《白舍人曹長寄新詩有遊宴之盛因以戲酬》詩。
『太守』原作『刺史』,『吟』原作『今』。」例能詩,元延祐本原校:「一作『況能詩』。」
先驅負弩:指在前面迎候之官員。
傅子立注:「漢司馬相如,成都人,持節使巴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蜀人以爲寵。」劉尚榮按引《史記·巻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傳》:「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
……乃拜相如為中郎將,建節往使。
……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蜀人以爲寵。」負弩,揹着硬弓。
弩,用機械發射之弓。
浙江:傅注本、元延祐本作「誓江」。
今據《二妙集》本、茅維《蘇集》本、毛本、龍本改作「浙江」。
龍楡生校:「傅注本、元本『浙』並誤作『誓』。
從毛本。」與今見傅注本不相符,待考。
若爲情緒:卽「何以爲情」或「難以爲情」。
按此句與後二句爲倒文,應釋以「更問新官,向舊官啼,若爲情緒」。
「更問新官,向舊官啼」句:傅子立注:「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後主叔寶之妹,封樂昌公主,才色冠絶。
時陳政方亂,德言知不相保,謂其妻曰:『君之才貌(《本事詩》作「以君之才容」),國亡必入權豪之家,斯永絶矣。
倘情緣未斷,猶冀相見,宜有以信之。
』乃破一照(《本事詩》作『鏡』),人執其半,約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賣於都市,我當在,卽以是日訪之。
』及陳亡,其妻果入越公楊素之家,寵嬖殊厚。
德言流離辛苦,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訪於都市。
有蒼頭賣半鏡者,大髙其價,人皆笑之。
德言直引至其居,設食,具言其故,出半照(《本事詩》作『鏡』)以合之,仍題詩曰:『照(《本事詩》作「鏡」)與人倶去,照(《本事詩》作「鏡」)歸人不歸。
無復姮娥(《本事詩》作「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公主(《本事詩》作『陳氏』)得詩,悲泣不已(《本事詩》作『涕泣不食』)。
素知之(《本事詩》作『素詰知之』),愴然改容,卽召德言,還其妻,仍三人共宴(《本事詩》作『仍厚遺之。
聞者無不感嘆。
仍與德言陳氏偕飲』),命公主作詩以自解(《本事詩》作『令陳氏爲詩』),詩曰(《本事詩》作『曰』):『此(《本事詩》作「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
笑啼都(《本事詩》作「倶」)不敢,方驗作人難。
』遂與德言歸江南,竟以終老。」劉尚榮按:「詳見唐·孟初中《本事詩·情感》,個別文句與通行本稍異」按,「新官」指後夫隋越國公楊素,「舊官」指前夫陳太子舍人徐德言。
此「更問」二句,互文,「新官」,「舊官」前後相涵。
「向舊官啼」,當是「新官對舊官,笑啼倶不敢」之省文。
錢塘江風景從古至今都可稱爲奇麗,按照慣例,太守都能用詩詞表情達意。
我這個揹負弓弩的先驅在哪裏?我的心已飛到錢塘江以西。
春花落盡之後,緑葉翻飛之時,細雨悽悽。
眼下我正懷着怎樣的一腔情緒?怎敢面對新官,向着舊官的背影哭哭啼啼!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