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 新开池,戏作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
涓涓流水细侵阶。
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
斗匀红粉照香腮。
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涓涓流水细侵阶。
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
斗匀红粉照香腮。
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这首为带湖家园新开的小池所作的「纪念词」,确实轻浅自然,妙趣横生,充满了小品式的谐趣。
词以夏夜纳凉为契机,写他对这个新开小池的喜爱之情。
上阕主要写他夏夜池边纳凉的闲适之情。
起韵写池,笔意曲折,以散发披襟的处所、浮瓜沉李的杯子这样的「谜面」,来暗伏新池这个「谜底」。
同时,起韵写池而又兼写人:词人在新池边纳凉的快意、方便与闲适,于此可见。
「涓涓」一韵,仍是曲折写池,写新池一筑,水意充盈,以至侵湿台阶、送来凉爽的情形。
上阕末韵,以「筑个池儿」的轻巧口吻正面点题,兼写因池见月的景象。
这里的用语轻松有趣:「池儿」、「月儿」的称呼,轻俗便捷,足见喜爱之情;而「唤个月儿」的措辞,不仅写景由实境入空,更是妙语解颐:天下有水则有月,本无稀奇,经词人这么一说,平常的一个意思竟显出盎然的趣味。
下阕主要写池中丰美的倒影,写得空灵而优美。
这倒影由无生命之物到有生命的高级动物逐层递进,诗意渐浓而意境渐美。
首先他写池水边自己华居画栋在池水中投下它的倒影,这倒影随波摇动,空灵不定。
其次他写池水中的粉色荷花也在池中投下自己的倒影。
水面上开放的荷花和水中荷花的倒影交相辉映又浑然一体,使人乍见之下,以为是荷花「倒开」于水中。
于此可见,同写倒影,但词人笔法有变,一就其「摇动」来写,一就其「倒开」来写,这就不显得单调了。
最后一个可以与池水中的荷花倒影媲美的,是一个打扮好的红妆美人临池照影的倒影。
对这个倒影,词人没有正面下笔,而是用「照香腮」、「把做镜儿猜」的写其实体,来埋伏池中必有其倒影之意。
词以夏夜纳凉为契机,写他对这个新开小池的喜爱之情。
上阕主要写他夏夜池边纳凉的闲适之情。
起韵写池,笔意曲折,以散发披襟的处所、浮瓜沉李的杯子这样的「谜面」,来暗伏新池这个「谜底」。
同时,起韵写池而又兼写人:词人在新池边纳凉的快意、方便与闲适,于此可见。
「涓涓」一韵,仍是曲折写池,写新池一筑,水意充盈,以至侵湿台阶、送来凉爽的情形。
上阕末韵,以「筑个池儿」的轻巧口吻正面点题,兼写因池见月的景象。
这里的用语轻松有趣:「池儿」、「月儿」的称呼,轻俗便捷,足见喜爱之情;而「唤个月儿」的措辞,不仅写景由实境入空,更是妙语解颐:天下有水则有月,本无稀奇,经词人这么一说,平常的一个意思竟显出盎然的趣味。
下阕主要写池中丰美的倒影,写得空灵而优美。
这倒影由无生命之物到有生命的高级动物逐层递进,诗意渐浓而意境渐美。
首先他写池水边自己华居画栋在池水中投下它的倒影,这倒影随波摇动,空灵不定。
其次他写池水中的粉色荷花也在池中投下自己的倒影。
水面上开放的荷花和水中荷花的倒影交相辉映又浑然一体,使人乍见之下,以为是荷花「倒开」于水中。
于此可见,同写倒影,但词人笔法有变,一就其「摇动」来写,一就其「倒开」来写,这就不显得单调了。
最后一个可以与池水中的荷花倒影媲美的,是一个打扮好的红妆美人临池照影的倒影。
对这个倒影,词人没有正面下笔,而是用「照香腮」、「把做镜儿猜」的写其实体,来埋伏池中必有其倒影之意。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
《金奁集》入「仙吕宫」。
此词有单调、双调二体。
单调者始自温庭筠词,因词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
张泌词本此添字,因词有「高卷水晶帘额」句,名《水晶帘》,又有「惊破碧窗残梦」句,名《碧窗梦》。
郑子聃有《我爱沂阳好》词十首,更名《十爱词》。
以温庭筠《南歌子·手里金鹦鹉》为正体,单调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
另有单调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韵。
双调者有平韵、仄韵两体。
平韵者始自毛熙震词,周邦彦、杨无咎、僧挥五十四字体,无名氏五十三字体,俱本此添字。
仄韵者始自《乐府雅词》,惟石孝友词最为谐婉。
周邦彦词名《南柯子》,程垓词名《望秦川》,田不伐词有「帘风不动蝶交飞」句,名《风蝶令》。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四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
「散发披襟处」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注引王隐《晋书》曰:「魏末阮籍,嗜酒荒放,露头散发,裸袒箕踞。
其后贵游子弟阮瞻、王澄、谢鲲、胡毋辅之之徒,皆祖述于籍,谓得大道之本。
故去巾帻,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
甚者名之为通,次者名之为达也。」又《世说新语·文学》:「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
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
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
须臾,支退,后正值王当行,车已在门。
支语王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
』因论庄子《逍遥游》。
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
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宋·柳永《过涧歇近》:「回首江乡,月观风亭,水边石上,幸有散发披襟处。」
「浮瓜沉李杯」句:将瓜李等果品浸泡于池水之中,以求凉爽宜口。
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
……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皦日既没,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宾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凄然伤怀。」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句:散发敞怀,食瓜李而饮佳酿。
「涓涓流水细侵阶。
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句:池水侵阶送爽,水面又映出一轮明月。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句:写屋舍和荷花在水中的倒影。
红蕖,四卷本丙集作「红葵」
斗匀红粉:把脂粉搽匀。
斗,通「抖」。
人人:人儿,宋时方言俗语,对所指之昵称,亦有「彼美」之意。
「斗匀红粉照香腮。
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句:谓有一女子以水为镜,梳妆打扮。
《金奁集》入「仙吕宫」。
此词有单调、双调二体。
单调者始自温庭筠词,因词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
张泌词本此添字,因词有「高卷水晶帘额」句,名《水晶帘》,又有「惊破碧窗残梦」句,名《碧窗梦》。
郑子聃有《我爱沂阳好》词十首,更名《十爱词》。
以温庭筠《南歌子·手里金鹦鹉》为正体,单调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
另有单调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韵。
双调者有平韵、仄韵两体。
平韵者始自毛熙震词,周邦彦、杨无咎、僧挥五十四字体,无名氏五十三字体,俱本此添字。
仄韵者始自《乐府雅词》,惟石孝友词最为谐婉。
周邦彦词名《南柯子》,程垓词名《望秦川》,田不伐词有「帘风不动蝶交飞」句,名《风蝶令》。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四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
「散发披襟处」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注引王隐《晋书》曰:「魏末阮籍,嗜酒荒放,露头散发,裸袒箕踞。
其后贵游子弟阮瞻、王澄、谢鲲、胡毋辅之之徒,皆祖述于籍,谓得大道之本。
故去巾帻,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
甚者名之为通,次者名之为达也。」又《世说新语·文学》:「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
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
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
须臾,支退,后正值王当行,车已在门。
支语王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
』因论庄子《逍遥游》。
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
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宋·柳永《过涧歇近》:「回首江乡,月观风亭,水边石上,幸有散发披襟处。」
「浮瓜沉李杯」句:将瓜李等果品浸泡于池水之中,以求凉爽宜口。
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
……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皦日既没,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宾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凄然伤怀。」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句:散发敞怀,食瓜李而饮佳酿。
「涓涓流水细侵阶。
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句:池水侵阶送爽,水面又映出一轮明月。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句:写屋舍和荷花在水中的倒影。
红蕖,四卷本丙集作「红葵」
斗匀红粉:把脂粉搽匀。
斗,通「抖」。
人人:人儿,宋时方言俗语,对所指之昵称,亦有「彼美」之意。
「斗匀红粉照香腮。
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句:谓有一女子以水为镜,梳妆打扮。
大热的天气,我散乱着头发,衣服也披在身上,坐在新开的池子旁边。
在盘子里盛着用冷水浸泡过的甜瓜朱李。
泉水慢慢地流过来浸到台阶上了。
我凿个池儿,叫月儿也到池子里来。
彩色画的栋梁,映在池子里频频地摇动。
红色的芙蕖,都在水里倒开着。
在我身边的心爱的人儿,把池子当做镜子,照着自己香腮上搽着红粉,要和红蕖比赛看看,谁的脸色最红,谁最漂亮。
在盘子里盛着用冷水浸泡过的甜瓜朱李。
泉水慢慢地流过来浸到台阶上了。
我凿个池儿,叫月儿也到池子里来。
彩色画的栋梁,映在池子里频频地摇动。
红色的芙蕖,都在水里倒开着。
在我身边的心爱的人儿,把池子当做镜子,照着自己香腮上搽着红粉,要和红蕖比赛看看,谁的脸色最红,谁最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