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送述古赴南都
清淮浊汴,更在西南岸。
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
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
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暂无
清平乐:词牌名。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
宋·王颐堂《碧鸡漫志·卷五·〈清平乐〉》:「《清平乐》,《松窗录》云:『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繁开。
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
李龟年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
上曰:「焉用旧词为。」命龟年宣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章。
白承诏赋词,龟年以进,上命梨园弟子约格调,抚丝竹,促龟年歌,太真妃笑领歌意甚厚。
』张君房《脞(cuǒ)说》指此为《清平乐》曲。
按明皇宣白进《清平调》词,乃是令白于清平调中制词。
盖古乐取声律高下合为三,曰『清调』、『平调』、『侧调』,此之谓三调。
明皇止令就择上两调,偶不乐侧调故也。
况白词七字绝句,与今曲不类。
而《尊前集》亦载此三绝句,止目曰《清平词》。
然唐人不深考,妄指此三绝句耳。
此曲在越调,唐至今盛行。
今世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者。
欧阳炯称,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往往是也。」《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
通常以李后主词为准。
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
一说李白曾作《清平乐》,《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后人伪托,不可信。
「送述古赴南都」:元延祐本、朱本无题,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秋词」。
述古:陈襄,宋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字述古,因家在古灵村,人称古灵先生。
宋仁宗、宋神宗时名臣。
倡理学,与陈季甫、周希孟、郑穆友称「海滨四先生」。
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进士。
初仕浦城主簿,历知仙居、河阳、濛阳诸县。
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入为秘阁校理、判祠部事。
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出知常州。
宋英宗治平初,复为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
宋神宗即位,出知明州。
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知制诰。
寻直学士院。
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因与王介甫政见不合,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
熙宁五年(西元一〇七二年),知杭州。
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复知陈州。
熙宁八年(西元一〇七五年),召还,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
元丰三年(西元一〇八〇年)卒,年六十四。
尝荐司马温公、苏东坡等三十三人。
有《古灵先生文集》。
事见宋·陈晔《古灵先生年谱》(《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二》),《宋史·卷三百二十一·陈襄传》。
清淮:龙榆生笺引《水经·卷下·淮水》:「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
……东,过原鹿县南,汝水从西北来注之。
……又东北,至九江寿春县西,……又东,颍水从西北来流注之。
……又东,过寿春县北,肥水从县东北流注之。
……又东,过当涂县北,……又东,过钟离县北。
……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县西,泗水从西北来流注之。
……又东,至广陵淮浦县入于海。」
浊汴:龙榆生笺:「汴渠故道有二,一为隋以后汴河故道。
由前故道至商丘县治南改东南流,历安徽之宿县、灵璧、泗县,入淮。」
西南:元延祐本、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江西」。
梁王故苑:傅子立注:「梁孝王都陈留,大治宫室,为东苑,方三百里,及景亳之间。
中为雁池、兔园、鹤洲、凫渚焉。」刘尚荣按:「事详《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晋·葛稚川《西京杂记·卷二·梁孝王宫囿》。」又按:「景亳,沈钞本、清钞本、晒蓝本作『景毫』,今据珍重阁本改。
《史记》引作『睢阳』,即景亳,在今河南 商丘北。」《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
广睢阳城七十里。
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馀里。」《西京杂记·卷二·梁孝王宫囿》:「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
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
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
王日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
双庙:傅子立注:「唐张巡、许远。
天宝之乱,二人守睢阳,力困,城破,死于贼。
列于《忠义传》。
今有睢阳二祠,世谓之双庙。」刘尚荣按:「《新唐书·卷二·忠义传》:『大中时,图巡、远、霁云像于淩烟阁。
睢阳至今祠享,号「双庙」云。
』傅注本此。」
漆园傲吏:傅子立注:「庄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同时。
楚威王闻其贤,使以币迎之,许之为相。
周笑谓使者曰:『亟去,无污我。
』故谓之『傲吏』。
郭景纯诗曰:『漆园有傲吏。
』」龙榆生笺引《史记·卷六十三·庄子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
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
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
宋·王颐堂《碧鸡漫志·卷五·〈清平乐〉》:「《清平乐》,《松窗录》云:『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繁开。
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
李龟年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
上曰:「焉用旧词为。」命龟年宣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章。
白承诏赋词,龟年以进,上命梨园弟子约格调,抚丝竹,促龟年歌,太真妃笑领歌意甚厚。
』张君房《脞(cuǒ)说》指此为《清平乐》曲。
按明皇宣白进《清平调》词,乃是令白于清平调中制词。
盖古乐取声律高下合为三,曰『清调』、『平调』、『侧调』,此之谓三调。
明皇止令就择上两调,偶不乐侧调故也。
况白词七字绝句,与今曲不类。
而《尊前集》亦载此三绝句,止目曰《清平词》。
然唐人不深考,妄指此三绝句耳。
此曲在越调,唐至今盛行。
今世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者。
欧阳炯称,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往往是也。」《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
通常以李后主词为准。
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
一说李白曾作《清平乐》,《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后人伪托,不可信。
「送述古赴南都」:元延祐本、朱本无题,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秋词」。
述古:陈襄,宋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字述古,因家在古灵村,人称古灵先生。
宋仁宗、宋神宗时名臣。
倡理学,与陈季甫、周希孟、郑穆友称「海滨四先生」。
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进士。
初仕浦城主簿,历知仙居、河阳、濛阳诸县。
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入为秘阁校理、判祠部事。
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出知常州。
宋英宗治平初,复为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
宋神宗即位,出知明州。
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知制诰。
寻直学士院。
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因与王介甫政见不合,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
熙宁五年(西元一〇七二年),知杭州。
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复知陈州。
熙宁八年(西元一〇七五年),召还,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
元丰三年(西元一〇八〇年)卒,年六十四。
尝荐司马温公、苏东坡等三十三人。
有《古灵先生文集》。
事见宋·陈晔《古灵先生年谱》(《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二》),《宋史·卷三百二十一·陈襄传》。
清淮:龙榆生笺引《水经·卷下·淮水》:「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
……东,过原鹿县南,汝水从西北来注之。
……又东北,至九江寿春县西,……又东,颍水从西北来流注之。
……又东,过寿春县北,肥水从县东北流注之。
……又东,过当涂县北,……又东,过钟离县北。
……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县西,泗水从西北来流注之。
……又东,至广陵淮浦县入于海。」
浊汴:龙榆生笺:「汴渠故道有二,一为隋以后汴河故道。
由前故道至商丘县治南改东南流,历安徽之宿县、灵璧、泗县,入淮。」
西南:元延祐本、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江西」。
梁王故苑:傅子立注:「梁孝王都陈留,大治宫室,为东苑,方三百里,及景亳之间。
中为雁池、兔园、鹤洲、凫渚焉。」刘尚荣按:「事详《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晋·葛稚川《西京杂记·卷二·梁孝王宫囿》。」又按:「景亳,沈钞本、清钞本、晒蓝本作『景毫』,今据珍重阁本改。
《史记》引作『睢阳』,即景亳,在今河南 商丘北。」《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
广睢阳城七十里。
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馀里。」《西京杂记·卷二·梁孝王宫囿》:「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
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
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
王日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
双庙:傅子立注:「唐张巡、许远。
天宝之乱,二人守睢阳,力困,城破,死于贼。
列于《忠义传》。
今有睢阳二祠,世谓之双庙。」刘尚荣按:「《新唐书·卷二·忠义传》:『大中时,图巡、远、霁云像于淩烟阁。
睢阳至今祠享,号「双庙」云。
』傅注本此。」
漆园傲吏:傅子立注:「庄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同时。
楚威王闻其贤,使以币迎之,许之为相。
周笑谓使者曰:『亟去,无污我。
』故谓之『傲吏』。
郭景纯诗曰:『漆园有傲吏。
』」龙榆生笺引《史记·卷六十三·庄子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
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
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