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自杭移密守,席上別楊元素,時重陽前一日
縹緲危樓紫翠間,良辰樂事古難全。
感時懷舊獨悽然。
璧月瓊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
不知來歳與誰看。
《浣溪沙·自杭移密守,席上別楊元素,時重陽前一日》是北宋文學家蘇東坡軾所創作的一首詞。
上闋寫離愁別緒,下闋則富於理趣。
全詞以樂景寫愁情,飽含韻味,突出了詞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某些哲理性思考,也表現了生命的空漠感和深沉的悲劇意識。
浣溪沙:詞牌名。
原爲唐代教坊曲,《金奩集》入「黃鍾宮」,《張子野詞》入「中呂宮」。
最早采用此調的是唐人韓致堯,通常以其詞《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爲正體,另有四種變體。
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闋三句,三平韻;下闋三句,兩平韻;過闋二句多用對偶。
此調音節明快,爲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別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闋各增三字,韻全同。
「自杭移密守,席上別楊元素,時重陽前一日」:呉訥鈔本、茅維《蘇集》本作「菊節」。
《二妙集》本、毛本作「菊節別元素」。
《東坡外集》作「別元素」,原注:「一作『菊節』」。
傅注本闕題。
茲從元延祐本。
楊元素:楊繪,宋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字元素,號無爲子。
宋仁宗皇祐五年(西元一〇五三年)進士。
通判荆南府,遷開封府推官,知眉州,徙興元府,皆有治聲。
宋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誥、知諫院。
與宰相曾魯公忤,改兼侍讀,元素以「諫官不得其言則去」,不拜。
熙寧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擢翰林學士、御史中丞《續〈資治通鑑〉長編·巻二百二十》。
免役法行,元素陳十害,忤王介甫,罷知亳州。
熙寧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六月,自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移知杭州,八月到任。
再爲翰林學士。
貶荆南節度副使,分司南京,改提舉太平觀,起知興國軍。
宋哲宗卽位,復天章閣待制,再知杭州。
元祐三年(西元一〇八八年)卒於任,年六十二。
有《群經索蘊》、《無爲編》、《西垣集》等。
事見《范太史集·巻三十九·天章閣待制楊公墓誌銘》,《宋史·巻三百二十二·楊繪傳》。
「縹(piāo)緲(miǎo)危樓紫翠間」句:傅子立注引唐·杜樊川《早春閣下寓直蕭九舍人亦直内署因寄書懷四韻》詩:「千峰橫紫翠。」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貌。
良辰樂事:傅子立注引南朝宋·謝康樂《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八首》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幷。」
古難全:《二妙集》本、毛本作「苦難全」。
感時:茅維《蘇集》本作「幾時」。
璧月瓊枝:傅子立注:「陳後主諸狎客詩:『璧月夜夜滿,瓊花朝朝新。
』皆美張麗華、孔貴嬪等。」劉尚榮按:「事詳《陳書·巻七·〈皇后傳·後主貴妃張麗華傳〉》、《南史·巻十二·〈后妃傳·陳後主張貴妃麗華傳〉》,二傳原文『花』皆作『樹』。」龍楡生箋引《陳書·巻七·〈皇后傳·後主貴妃張麗華傳〉》:「後主毎引賓客對貴妃等遊宴,則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互相贈答,採其尤艶麗者以爲曲詞,被以新聲。
選宮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數,令習而哥之,分部迭進,持以相樂。
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也。
其略曰:『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
』」又引《莊子》:「積石生樹,名曰瓊枝幹,其髙一百二十仞,大三十圍,以瑯玕爲之實。」幷自按曰「此所引不見今本《莊子》。」
菊花人貌:傅子立注:「戎昱詩:『菊花一歳歳相似,人貌一年年不同。
』」劉尚榮按:「《全唐詩·巻二百七十》戎昱巻内無此句。」當由初唐劉庭芝詩『年年歳歳花相似,歳歳年年人不同』二句化出。
高樓縹緲在紫綠雙色之間,良辰與樂事都湊齊全,從古至今,着實很難。
感時懷舊,獨自悽然。
圓月和玉樹只閃現於夜夜,菊花與人貌卻經行在年年。
不知來年,我將跟誰一道賞觀。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7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