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泰山六首 · 其四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衆神衞我形。
雲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
《遊泰山六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組詩作品。
這六首詩採用奇妙的想象與誇張手法,表現了泰山的美麗與神奇,同時作品在幻境的描寫中也流露出縈繞於詩人心底的因抱負無法實現而產生的矛盾彷徨情緒。
在整組詩中,詩人以超然的宇宙觀和獨特的時空透視,目攬泰山萬象於方寸,馳思結韻於毫端,以寫意山水筆法繪出了有聲畫卷,顯示了李白詩歌獨有的豪放風格,體現了極高的藝術水平。
《南嶽魏夫人傳》:夫人入洛陽山中,清齋五百日,讀《大洞真經》。
顏師古《急就篇注》:“素,謂絹之精白者,即所用寫書之素也。

《楚辭》:“坐堂伏檻,臨曲池些。
”東溟,東海也。
海色:曉色也。
天雞:傳說中的神雞。
居東南桃都山大桃樹上,又傳居東海岱輿山扶桑樹上,率天下之雞報曉。
謝靈運詩:“張組眺倒景,列筵矚歸潮。
”李善注:《遊天台山賦》曰“或倒景於重溟”,王彪之《遊仙侍》曰“遠遊絕塵霧,輕舉觀滄溟。
蓬萊蔭倒景,崑崙罩層城”,並以山臨水而景倒,謂之倒景。
蓬萊、瀛洲:在渤海中,有不死藥,金銀爲宮闕。
素食長齋三千天,扯下白絹書寫大道真經。
吟誦道經有所收穫,神仙就會護衛我的身形。
乘上雲彩任憑長風吹送,如生雙翅迅疾地飛行。
攀上石崖來到日觀峯,俯在欄杆上眺望東海。
海上的曙光在遠山間閃動,桃都山天雞已報曉聲聲。
銀砌的仙宮倒映水中,長鯨攪得大海巨浪翻騰。
怎樣才能得到不死之藥,讓我飛向海上神山蓬萊?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