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 · 九日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
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爲登高。
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爲登高。
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詞的上闋由景起,寫絕塞秋深,一片肅煞蕭索景象,渲染了悽清冷寂的氛圍。
過闋點明佳節思親之意、結句又承之以景,借雁南歸而烘托、反襯出此刻的寂寥傷情的苦況。
過闋點明佳節思親之意、結句又承之以景,借雁南歸而烘托、反襯出此刻的寂寥傷情的苦況。
九日:即農曆九月九日,是爲重陽節。
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飲菊花酒,插茱萸,與親人團聚。
絕塞:極遙遠之邊塞。
木葉:木葉即爲樹葉,在古典詩歌中特指落葉。
屈原《九歌》中「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蕭:風聲;草木搖落聲。
《楚辭·九懷·蓄英》:「秋風兮蕭蕭。」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
迢迢(tiáo):形容遙遠。
六曲屏山和夢遙: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風。
因屏風曲折若重山疊嶂,或謂屏風上繪有山水圖畫等,故稱「屏山」。
此處代指家園。
這句是說,故鄉那麼遙遠,衹有在夢中才能見到她。
登高:重陽有登高之俗。
魂銷:極度悲傷。
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飲菊花酒,插茱萸,與親人團聚。
絕塞:極遙遠之邊塞。
木葉:木葉即爲樹葉,在古典詩歌中特指落葉。
屈原《九歌》中「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蕭:風聲;草木搖落聲。
《楚辭·九懷·蓄英》:「秋風兮蕭蕭。」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
迢迢(tiáo):形容遙遠。
六曲屏山和夢遙: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風。
因屏風曲折若重山疊嶂,或謂屏風上繪有山水圖畫等,故稱「屏山」。
此處代指家園。
這句是說,故鄉那麼遙遠,衹有在夢中才能見到她。
登高:重陽有登高之俗。
魂銷:極度悲傷。
深秋時分,在這遙遠的邊塞,有誰能記得我?樹葉發出蕭蕭的聲響。
返鄉之路千里迢迢。
家和夢一樣遙不可及。
重陽佳節,故園風光正好,離愁倍增。
不願登高遠望。
只覺心中悲傷不已。
當鴻雁南歸之際,將更加冷落淒涼。
返鄉之路千里迢迢。
家和夢一樣遙不可及。
重陽佳節,故園風光正好,離愁倍增。
不願登高遠望。
只覺心中悲傷不已。
當鴻雁南歸之際,將更加冷落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