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夜下征虏亭》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
诗人运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在诗中形象地描绘了从征虏亭(在今南京)到广陵(今扬州)一带的江中夜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出游的喜悦之情。
全诗语言如话,意境如画,对客观景物神态的描绘逼真传神,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诗人运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在诗中形象地描绘了从征虏亭(在今南京)到广陵(今扬州)一带的江中夜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出游的喜悦之情。
全诗语言如话,意境如画,对客观景物神态的描绘逼真传神,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征虏亭:东晋时征虏将军谢石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郊。
此诗题下原注:”《丹阳记》:亭是太安中征虏将军谢安所立,因以为名。
“据《晋书·谢安传》等史料,谢安从未有过征虏将军的封号,这里“谢安”应是“谢石”之误。
广陵:郡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
绣颊(jiá):涂过胭脂的女子面颊,色如锦绣,因称绣颊。
亦称“绣面”,或“花面”。
一说绣颊疑为批颊,即戴胜鸟。
这里借喻岸上山花的娇艳。
江火:江上的渔火。
江,咸本、玉本、郭本、朱本俱作”红“。
刘本注云:江,今本作红,江字为胜。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此诗题下原注:”《丹阳记》:亭是太安中征虏将军谢安所立,因以为名。
“据《晋书·谢安传》等史料,谢安从未有过征虏将军的封号,这里“谢安”应是“谢石”之误。
广陵:郡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
绣颊(jiá):涂过胭脂的女子面颊,色如锦绣,因称绣颊。
亦称“绣面”,或“花面”。
一说绣颊疑为批颊,即戴胜鸟。
这里借喻岸上山花的娇艳。
江火:江上的渔火。
江,咸本、玉本、郭本、朱本俱作”红“。
刘本注云:江,今本作红,江字为胜。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小舟朝广陵驶去,明月照着征虏亭。
远望山花如美丽的绣颊,江上渔火像点点的流萤。
远望山花如美丽的绣颊,江上渔火像点点的流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