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下 · 第二節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爲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爲正者,妾婦之道也。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謂大丈夫。
暂无
景春:縱橫家。
公孫衍、張儀:都是著名策士。
冠: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人。
女家:通“汝家”,指夫家。
夫子:指丈夫。
廣居;指“仁”。
正位:指“禮”。
大道:指“義”。
淫:過分,指態度傲慢驕狂。
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發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定下來,天下的戰火就熄滅。

孟子說:“這哪裏稱得上大丈夫呢?你沒學過禮嗎?男子舉行冠禮的時候,父親訓導他。
女子出嫁的時候,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警惕,不要違背丈夫!’(公孫衍、張儀在諸侯面前竟也像女子一樣!)把順從當作標準,這是婦女的原則。
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裏,站在天下最中正的位置——禮——上,走在天下最開闊的大路——義——上;得志的時候,和老百姓一道走,不得志的時候,自己走自己的路。
富貴不能使他驕狂,貧賤不能改變他的心志,威武不能使他屈服,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7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