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阏逢执徐,尽柔兆敦牂,凡三年。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公元一六四年)
春,二月,丙戌,邟乡忠侯黄琼薨。
将葬,四方远近名士会者六七千人。
初,琼之教授于家。
徐稚从之咨访大义,及琼贵,稚绝不复交。
至是,稚往吊之,进酹,哀哭而去,人莫知者。
诸名士推问丧宰,宰曰:“先时有一书生来,衣粗薄而哭之哀,不记姓字。
”众曰:“必徐孺子也。
”于是选能言者陈留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
容为沽酒市肉,稚为饮食。
容问国家之事,稚不答。
更问稼穑之事,稚乃答之。
容还,以语诸人,或曰:“孔子云:‘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
’然则孺子其失人乎?”太原郭泰曰:“不然。
孺子之为人,清洁高廉,饥不可得食,寒不可得衣,而为季伟饮酒食肉,此为已知季伟之贤故也。
所以不答国事者,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
泰博学,善谈论。
初游雒阳,时人莫识,陈留符融一见嗟异,因以介于河南尹李膺。
膺与相见,曰:“吾见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也。
其聪识通朗,高雅密博,今之华夏,鲜见其俦。
”遂与为友,于是名震京师。
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膺唯与泰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泰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周游郡国。
茅容,年四十馀,耕于野,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泰见而异之,因请寓宿。
旦日,容杀鸡为馔,泰谓为己设;容分半食母,馀半庋置,自以草蔬与客同饭。
泰曰:“卿贤哉远矣!郭林宗犹减三牲之具以供宾旅,而卿如此,乃我友也。
”起,对之揖,劝令从学,卒为盛德。
巨鹿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
泰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泰以为有分决,与之言,知其德性,因劝令游学,遂知名当世。
陈留申屠蟠,家贫,佣为漆工;鄢陵庾乘,少给事县廷为门士;泰见而奇之,其后皆为名士。
自馀或出于屠沽、卒伍,因泰奖进成名者甚众。
陈国童子魏昭请于泰曰:“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
”泰许之。
泰尝不佳,命昭作粥,粥成,进泰,泰呵之曰:“为长者作粥,不加意敬,使不可食!”以杯掷地。
昭更为粥重进,泰复呵之。
如此者三,昭姿容无变。
泰乃曰:“吾始见子之面,而今而后,知卿心耳!”遂友而善之。
陈留左原,为郡学生,犯法见斥,泰遇诸路,为设酒肴以慰之。
谓曰:“昔颜涿聚,梁甫之巨盗,段干木,晋国之大驵,卒为齐之忠臣,魏之名贤;蘧瑗、颜回尚不能无过,况其馀乎!慎勿恚恨,责躬而已!”原纳其言而去。
或有讥泰不绝恶人者,泰曰:“人而不仁,疾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公元一六四年)
春,二月,丙戌,邟乡忠侯黄琼薨。
将葬,四方远近名士会者六七千人。
初,琼之教授于家。
徐稚从之咨访大义,及琼贵,稚绝不复交。
至是,稚往吊之,进酹,哀哭而去,人莫知者。
诸名士推问丧宰,宰曰:“先时有一书生来,衣粗薄而哭之哀,不记姓字。
”众曰:“必徐孺子也。
”于是选能言者陈留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
容为沽酒市肉,稚为饮食。
容问国家之事,稚不答。
更问稼穑之事,稚乃答之。
容还,以语诸人,或曰:“孔子云:‘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
’然则孺子其失人乎?”太原郭泰曰:“不然。
孺子之为人,清洁高廉,饥不可得食,寒不可得衣,而为季伟饮酒食肉,此为已知季伟之贤故也。
所以不答国事者,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
泰博学,善谈论。
初游雒阳,时人莫识,陈留符融一见嗟异,因以介于河南尹李膺。
膺与相见,曰:“吾见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也。
其聪识通朗,高雅密博,今之华夏,鲜见其俦。
”遂与为友,于是名震京师。
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膺唯与泰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泰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周游郡国。
茅容,年四十馀,耕于野,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泰见而异之,因请寓宿。
旦日,容杀鸡为馔,泰谓为己设;容分半食母,馀半庋置,自以草蔬与客同饭。
泰曰:“卿贤哉远矣!郭林宗犹减三牲之具以供宾旅,而卿如此,乃我友也。
”起,对之揖,劝令从学,卒为盛德。
巨鹿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
泰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泰以为有分决,与之言,知其德性,因劝令游学,遂知名当世。
陈留申屠蟠,家贫,佣为漆工;鄢陵庾乘,少给事县廷为门士;泰见而奇之,其后皆为名士。
自馀或出于屠沽、卒伍,因泰奖进成名者甚众。
陈国童子魏昭请于泰曰:“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
”泰许之。
泰尝不佳,命昭作粥,粥成,进泰,泰呵之曰:“为长者作粥,不加意敬,使不可食!”以杯掷地。
昭更为粥重进,泰复呵之。
如此者三,昭姿容无变。
泰乃曰:“吾始见子之面,而今而后,知卿心耳!”遂友而善之。
陈留左原,为郡学生,犯法见斥,泰遇诸路,为设酒肴以慰之。
谓曰:“昔颜涿聚,梁甫之巨盗,段干木,晋国之大驵,卒为齐之忠臣,魏之名贤;蘧瑗、颜回尚不能无过,况其馀乎!慎勿恚恨,责躬而已!”原纳其言而去。
或有讥泰不绝恶人者,泰曰:“人而不仁,疾
起重光协洽,尽昭阳作噩,凡三年。
孝献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公元一九一年)
春,正月,辛丑,赦天下。
关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逼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刘虞,宗室贤俊,欲共立为主。
曹操曰:“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故也。
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韩馥、袁绍以书与袁术曰:“帝非孝灵子,欲依绛、灌诛废少主、迎立代王故事,奉大司马虞为帝。
”术阴有不臣之心,不利国家有长君,乃外托公义以拒之。
绍复与术书曰:“今西名有幼君,无血脉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
东立圣君,太平可冀,如何有疑?又室家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乎?”术答曰:“圣主聪睿,有周成之质。
贼卓因危乱之际,威服百寮,此乃汉家小厄之会,乃云今上‘无血脉之属’,岂不诬乎!又曰‘室家见戮,可复北面’,此卓所为,岂国家哉!慺慺赤心,志在灭卓,不识其他!”馥、绍竟遣故乐浪太守张岐等赍议上虞尊号。
虞见岐等,厉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
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污邪!”固拒之。
馥等又请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复不听,欲奔匈奴以自绝,绍等乃止。
二月,丁丑,以董卓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上。
孙坚移屯梁东,为卓将徐荣所败,复收散卒进屯阳人。
卓遣东郡太守胡轸督步骑五千击之,以吕布为骑督。
轸与布不相得,坚出击,大破之,枭其都督华雄。
或谓袁术曰:“坚若得雒,不可复制,此为除狼而得虎也。
”术疑之,不运军粮。
坚夜驰见术,画地计校曰:“所以出身不顾者,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雠。
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浸润之言,还相嫌疑,何也?”术踧,即调发军粮。
坚还屯,卓遣将军李傕说坚,欲与和亲,令坚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许表用之。
坚曰:“卓逆天无道,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复进军大谷,距雒九十里。
卓自出,与坚战于诸陵间。
卓败走,却屯渑池,聚兵于陕。
坚进至雒阳,击吕布,复破走。
坚乃扫除宗庙,祠以太牢,得传国玺于城南甄宫井中;分兵出新安、渑池间以邀卓。
卓谓长史刘艾曰:“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
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
孤昔与周慎西征边、韩于金城,孤语张温,求引所将兵为慎作后驻,温不听。
温又使孤讨先零叛羌,孤知其不克而不得止,遂行,
孝献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公元一九一年)
春,正月,辛丑,赦天下。
关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逼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刘虞,宗室贤俊,欲共立为主。
曹操曰:“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故也。
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韩馥、袁绍以书与袁术曰:“帝非孝灵子,欲依绛、灌诛废少主、迎立代王故事,奉大司马虞为帝。
”术阴有不臣之心,不利国家有长君,乃外托公义以拒之。
绍复与术书曰:“今西名有幼君,无血脉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
东立圣君,太平可冀,如何有疑?又室家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乎?”术答曰:“圣主聪睿,有周成之质。
贼卓因危乱之际,威服百寮,此乃汉家小厄之会,乃云今上‘无血脉之属’,岂不诬乎!又曰‘室家见戮,可复北面’,此卓所为,岂国家哉!慺慺赤心,志在灭卓,不识其他!”馥、绍竟遣故乐浪太守张岐等赍议上虞尊号。
虞见岐等,厉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
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污邪!”固拒之。
馥等又请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复不听,欲奔匈奴以自绝,绍等乃止。
二月,丁丑,以董卓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上。
孙坚移屯梁东,为卓将徐荣所败,复收散卒进屯阳人。
卓遣东郡太守胡轸督步骑五千击之,以吕布为骑督。
轸与布不相得,坚出击,大破之,枭其都督华雄。
或谓袁术曰:“坚若得雒,不可复制,此为除狼而得虎也。
”术疑之,不运军粮。
坚夜驰见术,画地计校曰:“所以出身不顾者,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雠。
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浸润之言,还相嫌疑,何也?”术踧,即调发军粮。
坚还屯,卓遣将军李傕说坚,欲与和亲,令坚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许表用之。
坚曰:“卓逆天无道,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复进军大谷,距雒九十里。
卓自出,与坚战于诸陵间。
卓败走,却屯渑池,聚兵于陕。
坚进至雒阳,击吕布,复破走。
坚乃扫除宗庙,祠以太牢,得传国玺于城南甄宫井中;分兵出新安、渑池间以邀卓。
卓谓长史刘艾曰:“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
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
孤昔与周慎西征边、韩于金城,孤语张温,求引所将兵为慎作后驻,温不听。
温又使孤讨先零叛羌,孤知其不克而不得止,遂行,
起柔兆敦牂,尽旃蒙单阏,凡十年。
孝殇皇帝延平元年(丙午,公元一零六年)
春,正月,辛卯,以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
太后以帝在襁褓,欲令重臣居禁内。
乃诏禹舍宫中,五日一归府;每朝见,特赞,与三公绝席。
封皇兄胜为平原王。
癸卯,以光禄勋梁鲔为司徒。
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于慎陵,庙曰穆宗。
丙戌,清河王庆、济北王寿、河间王开、常山王章始就国;太后特加庆以殊礼。
庆子祜,年十三,太后以帝幼弱,远虑不虞,留祜与嫡母耿姬居清河邸。
耿姬,况之曾孙也;祜母,犍为左姬也。
夏,四月,鲜卑寇渔阳,渔阳太守张显率数百人出塞追之。
兵马掾严授谏曰:“前道险阻,贼势难量,宜且结营,先令轻骑侦视之。
”显意甚锐,怒,欲斩之,遂进兵。
愚虏伏发,士卒悉走,唯授力战,身被十创,手杀数人而死。
主簿卫福、功曹徐咸皆自投赴显,俱殁于陈。
丙寅,以虎贲中郎将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骘弟黄门侍郎悝为虎贲中郎将,弘、阊皆侍中。
司空陈宠薨。
五月,辛卯,赦天下。
壬辰,河东垣山崩。
六月,丁未,以太常尹勤为司空。
郡国三十七雨水。
己未,太后诏减太官、导官、尚方、内署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自非供陵庙,稻梁米不得导择,朝夕一肉饭而已。
旧太官、汤官经用岁且二万万,自是裁数千万。
及郡国所贡,皆减其过半;悉斥卖上林鹰犬;离宫、别馆储峙米Я、薪炭,悉令省之。
丁卯,诏免遣掖庭宫人及宗室没入者皆为庶民。
秋,七月,庚寅,敕司隶校尉、部刺史曰:“间者郡国或有水灾,防害秋稼,朝廷惟咎,忧惶悼惧。
而郡国欲获丰穰虚饰之誉,遂覆蔽灾害,多张垦田,不揣流亡,竞增户口,掩匿盗贼,令奸恶无惩,署用非次,选举乖宜,贪苛惨毒,延及平民。
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
假贷之恩,不可数恃,自今以后,将纠其罚。
二千石长吏其各实核所伤害,为除田租刍稿。
”
八月,辛卯,帝崩。
癸丑,殡于崇德前殿。
太后与兄车骑将军骘、虎贲中郎将悝等定策禁中,其夜,使骘持节以王青盖车迎清河王子祜,斋于殿中。
皇太后御崇德殿,百官皆吉服陪位,引拜祜为长安侯。
乃下诏,以祜为孝和皇帝嗣,又作策命。
有司读策毕,太尉奉上玺绶,即皇帝位,太后犹临朝。
诏告司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曰:“每览前代,外戚宾客浊乱奉公,为民患苦,咎在执法怠懈,不辄行其罚故也。
今车骑将军骘等虽怀敬顺之志,而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奸猾,多干禁宪,其明加检敕,勿相容护。
”
孝殇皇帝延平元年(丙午,公元一零六年)
春,正月,辛卯,以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
太后以帝在襁褓,欲令重臣居禁内。
乃诏禹舍宫中,五日一归府;每朝见,特赞,与三公绝席。
封皇兄胜为平原王。
癸卯,以光禄勋梁鲔为司徒。
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于慎陵,庙曰穆宗。
丙戌,清河王庆、济北王寿、河间王开、常山王章始就国;太后特加庆以殊礼。
庆子祜,年十三,太后以帝幼弱,远虑不虞,留祜与嫡母耿姬居清河邸。
耿姬,况之曾孙也;祜母,犍为左姬也。
夏,四月,鲜卑寇渔阳,渔阳太守张显率数百人出塞追之。
兵马掾严授谏曰:“前道险阻,贼势难量,宜且结营,先令轻骑侦视之。
”显意甚锐,怒,欲斩之,遂进兵。
愚虏伏发,士卒悉走,唯授力战,身被十创,手杀数人而死。
主簿卫福、功曹徐咸皆自投赴显,俱殁于陈。
丙寅,以虎贲中郎将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骘弟黄门侍郎悝为虎贲中郎将,弘、阊皆侍中。
司空陈宠薨。
五月,辛卯,赦天下。
壬辰,河东垣山崩。
六月,丁未,以太常尹勤为司空。
郡国三十七雨水。
己未,太后诏减太官、导官、尚方、内署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自非供陵庙,稻梁米不得导择,朝夕一肉饭而已。
旧太官、汤官经用岁且二万万,自是裁数千万。
及郡国所贡,皆减其过半;悉斥卖上林鹰犬;离宫、别馆储峙米Я、薪炭,悉令省之。
丁卯,诏免遣掖庭宫人及宗室没入者皆为庶民。
秋,七月,庚寅,敕司隶校尉、部刺史曰:“间者郡国或有水灾,防害秋稼,朝廷惟咎,忧惶悼惧。
而郡国欲获丰穰虚饰之誉,遂覆蔽灾害,多张垦田,不揣流亡,竞增户口,掩匿盗贼,令奸恶无惩,署用非次,选举乖宜,贪苛惨毒,延及平民。
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
假贷之恩,不可数恃,自今以后,将纠其罚。
二千石长吏其各实核所伤害,为除田租刍稿。
”
八月,辛卯,帝崩。
癸丑,殡于崇德前殿。
太后与兄车骑将军骘、虎贲中郎将悝等定策禁中,其夜,使骘持节以王青盖车迎清河王子祜,斋于殿中。
皇太后御崇德殿,百官皆吉服陪位,引拜祜为长安侯。
乃下诏,以祜为孝和皇帝嗣,又作策命。
有司读策毕,太尉奉上玺绶,即皇帝位,太后犹临朝。
诏告司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曰:“每览前代,外戚宾客浊乱奉公,为民患苦,咎在执法怠懈,不辄行其罚故也。
今车骑将军骘等虽怀敬顺之志,而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奸猾,多干禁宪,其明加检敕,勿相容护。
”
起强圉协洽,尽重光大渊献,凡五年。
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丁未,公元一六七年)
春,正月,东羌先零围礻殳祤,掠云阳,当煎诸种复反。
段颎击之于鸾鸟,大破之,西羌遂定。
夫馀王夫台寇玄菟;玄菟太守公孙域击破之。
夏,四月,先零羌寇三辅,攻没两营,杀千馀人。
五月,壬子晦,日有食之。
陈蕃既免,朝臣震栗,莫敢复为党人言者。
贾彪曰:“吾不西行,大祸不解。
”乃入雒阳,说城门校尉窦武、尚书魏郡霍谞等,使讼之。
武上疏曰:“陛下即位以来,未闻善政,常侍、黄门,竞行谲诈,妄爵非人。
伏寻西京,佞臣执政,终丧天下。
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臣恐二世之难,必将复及,赵高之变,不朝则夕。
近者奸臣牢修造设党议,遂收前司隶校尉李膺等逮考,连及数百人。
旷年拘录,事无效验。
臣惟膺等建忠抗节,志经王室,此诚陛下稷、伊、吕之佐;而虚为奸臣贼子之所诬枉,天下寒心,海内失望。
惟陛下留神澄省,时见理出,以厌人鬼喁喁之心。
今台阁近臣,尚书硃寓、荀绲、刘祐、魏朗、刘矩、尹勋等,皆国之贞士,朝之良佐;尚书郎张陵、妫皓、苑康、杨乔、边韶、戴恢等,文质彬彬,明达国典,内外之职,群才并列。
而陛下委任近习,专树饕餮,外典州郡,内干心膂,宜以次贬黜,案罪纠罚;信任忠良,平决臧否,使邪正毁誉,各得其所,宝爱天官,唯善是授,如此,咎征可消,天应可待。
间者有嘉禾、芝草、黄龙之见。
夫瑞生必于嘉士,福至实由善人,在德为瑞,无德为灾。
陛下所行不合天意,不宜称庆。
”书奏,因以病上还城门校尉、槐里侯印绶。
霍谞亦为表请。
帝意稍解,因中常侍王甫就狱讯党人范滂等,皆三木囊头,暴于阶下,甫以次辨诘曰:“卿等更相拔举,迭为脣齿,其意如何?”滂曰:“仲尼之言:‘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滂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所愿闻,不悟更以为党。
古之修善,自求多福。
今之修善,身陷大戮。
身死之日,愿埋滂于首阳山侧,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
”甫愍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
李膺等又多引宦官子弟,宦官惧,请帝以天时宜赦。
六月,庚申,赦天下,改元;党人二百馀人皆归田里,书名三府,禁锢终身。
范滂往候霍谞而不谢。
或让之,滂曰:“昔叔向不见祁奚,吾何谢焉!”滂南归汝南,南阳士大夫迎之者,车数千两,乡人殷陶、黄穆侍卫于旁,应对宾客。
滂谓陶等曰:“今子相随,是重吾祸也!”遂遁还乡里。
初,诏书下举钩党,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百数,唯平原相史弼独无所上。
诏书前后迫切州郡
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丁未,公元一六七年)
春,正月,东羌先零围礻殳祤,掠云阳,当煎诸种复反。
段颎击之于鸾鸟,大破之,西羌遂定。
夫馀王夫台寇玄菟;玄菟太守公孙域击破之。
夏,四月,先零羌寇三辅,攻没两营,杀千馀人。
五月,壬子晦,日有食之。
陈蕃既免,朝臣震栗,莫敢复为党人言者。
贾彪曰:“吾不西行,大祸不解。
”乃入雒阳,说城门校尉窦武、尚书魏郡霍谞等,使讼之。
武上疏曰:“陛下即位以来,未闻善政,常侍、黄门,竞行谲诈,妄爵非人。
伏寻西京,佞臣执政,终丧天下。
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臣恐二世之难,必将复及,赵高之变,不朝则夕。
近者奸臣牢修造设党议,遂收前司隶校尉李膺等逮考,连及数百人。
旷年拘录,事无效验。
臣惟膺等建忠抗节,志经王室,此诚陛下稷、伊、吕之佐;而虚为奸臣贼子之所诬枉,天下寒心,海内失望。
惟陛下留神澄省,时见理出,以厌人鬼喁喁之心。
今台阁近臣,尚书硃寓、荀绲、刘祐、魏朗、刘矩、尹勋等,皆国之贞士,朝之良佐;尚书郎张陵、妫皓、苑康、杨乔、边韶、戴恢等,文质彬彬,明达国典,内外之职,群才并列。
而陛下委任近习,专树饕餮,外典州郡,内干心膂,宜以次贬黜,案罪纠罚;信任忠良,平决臧否,使邪正毁誉,各得其所,宝爱天官,唯善是授,如此,咎征可消,天应可待。
间者有嘉禾、芝草、黄龙之见。
夫瑞生必于嘉士,福至实由善人,在德为瑞,无德为灾。
陛下所行不合天意,不宜称庆。
”书奏,因以病上还城门校尉、槐里侯印绶。
霍谞亦为表请。
帝意稍解,因中常侍王甫就狱讯党人范滂等,皆三木囊头,暴于阶下,甫以次辨诘曰:“卿等更相拔举,迭为脣齿,其意如何?”滂曰:“仲尼之言:‘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滂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所愿闻,不悟更以为党。
古之修善,自求多福。
今之修善,身陷大戮。
身死之日,愿埋滂于首阳山侧,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
”甫愍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
李膺等又多引宦官子弟,宦官惧,请帝以天时宜赦。
六月,庚申,赦天下,改元;党人二百馀人皆归田里,书名三府,禁锢终身。
范滂往候霍谞而不谢。
或让之,滂曰:“昔叔向不见祁奚,吾何谢焉!”滂南归汝南,南阳士大夫迎之者,车数千两,乡人殷陶、黄穆侍卫于旁,应对宾客。
滂谓陶等曰:“今子相随,是重吾祸也!”遂遁还乡里。
初,诏书下举钩党,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百数,唯平原相史弼独无所上。
诏书前后迫切州郡
起上章困敦,尽玄黓摄提格,凡三年。
世祖文皇帝上黄初元年(庚子,公元二二零年)
春,正月,武王至洛阳;庚子,薨。
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
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
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
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
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
雅性节俭,不好华丽。
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
是时太子在鄴,军中骚动。
群僚欲秘不发丧,谏议大夫贾逵以为事不可秘,乃发丧。
或言宜诸城守,悉用谯、沛人。
魏郡太守广陵徐宣厉声曰:“今者远近一统,人怀效节,何必专任谯、沛以沮宿卫者之心!”乃止。
青州兵擅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
贾逵曰:“不可。
”为作长檄,令所在给其禀食。
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
”凶问至鄴,太子号哭不已。
中庶子司马孚谏曰:“君王晏驾,天下恃殿下为命。
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奈何效匹夫孝也!”太子良久乃止,曰:“卿言是也。
”时群臣初闻王薨,相聚哭,无复行列。
孚厉声于朝曰:“今君王违世,天下震动,当早拜嗣君,以镇万国,而但哭邪!”乃罢群臣,备禁卫,治丧事。
孚,懿之弟也。
群臣以为太子即位,当须诏命。
尚书陈矫曰:“王薨于外,天下惶惧。
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
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也。
”即具官备礼,一日皆办。
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王位,大赦。
汉帝寻遣御史大夫华歆奉策诏,授太子丞相印、绶,魏王玺、绶,领冀州牧。
于是尊王后曰王太后。
改元延康。
二月,丁未朔,日有食之。
壬戌,以太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
丁卯,葬武王于高陵。
王弟鄢陵侯彰等皆就国。
临菑临国谒者灌均,希指奏:“临菑侯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
”王贬植为安乡侯,诛右刺奸掾沛国丁仪及弟黄门侍郎廙并其男口,皆植之党也。
鱼豢论曰:谚言:“贫不学俭,卑不学恭。
”非人性分殊也,势使然耳。
假令太祖防遏植等在于畴昔,此贤之心,何缘有窥望乎!彰之挟恨,尚无所至;至于植者,岂能兴难!乃令杨修以倚注遇害,丁仪以希意族灭,哀夫!
初置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
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
为金策,藏之石室。
时当选侍中、常侍,王左右旧人讽主者,便欲就用,不调馀人。
司马孚曰:“今嗣王新立,当进用海内英贤,如何欲因际会,自相荐举邪!官失其任,得者亦不足贵也。
”遂他选
世祖文皇帝上黄初元年(庚子,公元二二零年)
春,正月,武王至洛阳;庚子,薨。
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
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
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
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
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
雅性节俭,不好华丽。
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
是时太子在鄴,军中骚动。
群僚欲秘不发丧,谏议大夫贾逵以为事不可秘,乃发丧。
或言宜诸城守,悉用谯、沛人。
魏郡太守广陵徐宣厉声曰:“今者远近一统,人怀效节,何必专任谯、沛以沮宿卫者之心!”乃止。
青州兵擅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
贾逵曰:“不可。
”为作长檄,令所在给其禀食。
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
”凶问至鄴,太子号哭不已。
中庶子司马孚谏曰:“君王晏驾,天下恃殿下为命。
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奈何效匹夫孝也!”太子良久乃止,曰:“卿言是也。
”时群臣初闻王薨,相聚哭,无复行列。
孚厉声于朝曰:“今君王违世,天下震动,当早拜嗣君,以镇万国,而但哭邪!”乃罢群臣,备禁卫,治丧事。
孚,懿之弟也。
群臣以为太子即位,当须诏命。
尚书陈矫曰:“王薨于外,天下惶惧。
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
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也。
”即具官备礼,一日皆办。
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王位,大赦。
汉帝寻遣御史大夫华歆奉策诏,授太子丞相印、绶,魏王玺、绶,领冀州牧。
于是尊王后曰王太后。
改元延康。
二月,丁未朔,日有食之。
壬戌,以太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
丁卯,葬武王于高陵。
王弟鄢陵侯彰等皆就国。
临菑临国谒者灌均,希指奏:“临菑侯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
”王贬植为安乡侯,诛右刺奸掾沛国丁仪及弟黄门侍郎廙并其男口,皆植之党也。
鱼豢论曰:谚言:“贫不学俭,卑不学恭。
”非人性分殊也,势使然耳。
假令太祖防遏植等在于畴昔,此贤之心,何缘有窥望乎!彰之挟恨,尚无所至;至于植者,岂能兴难!乃令杨修以倚注遇害,丁仪以希意族灭,哀夫!
初置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
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
为金策,藏之石室。
时当选侍中、常侍,王左右旧人讽主者,便欲就用,不调馀人。
司马孚曰:“今嗣王新立,当进用海内英贤,如何欲因际会,自相荐举邪!官失其任,得者亦不足贵也。
”遂他选
起旃蒙单阏,尽强圉大荒落,凡三年。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青龙三年(乙卯,公元二三五年)
春,正月,戊子,以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
丁巳,皇太后郭氏殂。
帝数问甄后死状于太后,由是太后以忧殂。
汉杨仪既杀魏延,自以为有大功,宜代诸葛亮秉政;而亮平生密指,以仪狷狭,意在蒋琬。
仪至成都,拜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
初,仪事昭烈帝为尚书,琬时为尚书郎。
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谓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
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
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
汉主废仪为民,徙汉嘉郡。
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
,辞指激切。
遂下郡收仪,仪自杀。
三月,庚寅,葬文德皇后。
夏,四月,汉主以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代琬为尚书令。
帝好土功,既作许昌宫,又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高十馀丈。
力役不已,农桑失业。
司空陈群上疏曰:“昔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
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
加以边境有事,将士劳苦,若有水旱之患,国家之深忧也。
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
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
此安危之机也,惟陛下虑之!”帝答曰:“王业、宫室,亦宜并立。
灭贼之后,但当罢守御耳,岂可复兴役邪!是固君之职,萧何之大略也。
”群曰:“昔汉祖惟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烧焚,是以萧何建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高祖犹非其壮丽。
今二虏未平,诚不宜与古同也。
夫人之所欲,莫不有辞,况乃天王,莫之敢违。
前欲坏武库,谓不可不坏也;后欲置之,谓不可不置也。
若必作之,固非臣下辞言所屈;若少留神,卓然回意,亦非臣下之所及也。
汉明帝欲起德阳殿,钟离意谏,即用其言,后乃复作之;殿成,谓群臣曰:‘钟离尚书在,不得成此殿也。
’夫王者岂惮一臣!盖为百姓也。
今臣曾不能少凝圣德,不及意远矣。
”帝乃为之少有减省。
帝耽于内宠,妇官秩石拟百官之数,自贵人以下至掖庭洒扫者,凡数千人,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以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处当画可。
廷尉高柔上疏曰:“昔汉文惜十家之资,不营小台之娱;去病臣匈奴之害,不遑治第之事。
况今所损者非惟百金之费,所忧者非徒北锹之患乎!可粗成见所营立以充朝宴之仪,讫罢作者,使得就养;二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青龙三年(乙卯,公元二三五年)
春,正月,戊子,以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
丁巳,皇太后郭氏殂。
帝数问甄后死状于太后,由是太后以忧殂。
汉杨仪既杀魏延,自以为有大功,宜代诸葛亮秉政;而亮平生密指,以仪狷狭,意在蒋琬。
仪至成都,拜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
初,仪事昭烈帝为尚书,琬时为尚书郎。
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谓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
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
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
汉主废仪为民,徙汉嘉郡。
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
,辞指激切。
遂下郡收仪,仪自杀。
三月,庚寅,葬文德皇后。
夏,四月,汉主以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代琬为尚书令。
帝好土功,既作许昌宫,又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高十馀丈。
力役不已,农桑失业。
司空陈群上疏曰:“昔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
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
加以边境有事,将士劳苦,若有水旱之患,国家之深忧也。
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
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
此安危之机也,惟陛下虑之!”帝答曰:“王业、宫室,亦宜并立。
灭贼之后,但当罢守御耳,岂可复兴役邪!是固君之职,萧何之大略也。
”群曰:“昔汉祖惟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烧焚,是以萧何建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高祖犹非其壮丽。
今二虏未平,诚不宜与古同也。
夫人之所欲,莫不有辞,况乃天王,莫之敢违。
前欲坏武库,谓不可不坏也;后欲置之,谓不可不置也。
若必作之,固非臣下辞言所屈;若少留神,卓然回意,亦非臣下之所及也。
汉明帝欲起德阳殿,钟离意谏,即用其言,后乃复作之;殿成,谓群臣曰:‘钟离尚书在,不得成此殿也。
’夫王者岂惮一臣!盖为百姓也。
今臣曾不能少凝圣德,不及意远矣。
”帝乃为之少有减省。
帝耽于内宠,妇官秩石拟百官之数,自贵人以下至掖庭洒扫者,凡数千人,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以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处当画可。
廷尉高柔上疏曰:“昔汉文惜十家之资,不营小台之娱;去病臣匈奴之害,不遑治第之事。
况今所损者非惟百金之费,所忧者非徒北锹之患乎!可粗成见所营立以充朝宴之仪,讫罢作者,使得就养;二
起柔兆摄提格,尽玄黓涒滩,凡七年。
邵陵厉公中正始七年(丙寅,公元二四六年)
春,二月,吴车骑将军硃然寇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以高句骊王位宫数为侵叛,督诸军讨之;位宫败走,俭遂屠丸都,斩获首虏以千数。
句骊之臣得来数谏位宫,位宫不从,得来叹曰:“立见此地将生蓬蒿。
”遂不食而死。
俭令诸军不坏其墓,不伐其树,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位宫单将妻子逃窜,俭引军还。
未几,复击之,位宫遂奔买沟。
俭遣玄菟太守王颀追之,过沃沮千有馀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而还,所诛、纳八千馀口。
论功受赏,侯者百馀人。
秋,九月,吴主以骠骑将军步骘为丞相,车骑将军硃然为左大司马,卫将军全琮为右大司马。
分荆州为二部:以镇南将军吕岱为上大将军,督右部,自武昌以西至蒲圻;以威北将军诸葛恪为大将军,督左部,代陆逊镇武昌。
汉大赦,大司农河南孟光于众中责费祎曰:“夫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
衰敝穷极,必不得已,然后乃可权而行之耳。
今主上仁贤,百僚称职,何有旦夕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祎但顾谢,踧而已。
初,丞相亮时,有言公惜赦者,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
先帝亦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悉矣,曾不语赦也。
若刘景升、季玉父子,岁岁赦宥,何益于治!’”由是蜀人称亮之贤,知祎不及焉。
陈寿评曰:诸葛亮为政,军旅数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
吴人不便大钱,乃罢之。
汉主以凉州刺史姜维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并录尚书事。
汶山平康夷反,维讨平之。
汉主数出游观,增广声乐。
太子家令巴西谯周上疏谏曰:“昔王莽之败,豪杰并起以争神器,才智之士思望所归,未必以其势之广狭,惟其德之薄厚也。
于时更始、公孙述等多已广大,然莫不快情恣欲,怠于为善。
世祖初入河北,冯异等劝之曰:‘当行人所不能为者。
’遂务理冤狱,崇节俭,北州歌叹,声布四远。
于是邓禹自南阳追之,吴汉、寇恂素未之识,举兵助之,其馀望风慕德,邳肜、耿纯、刘植之徒,至于舆病赍棺,襁负而至,不可胜数,故能以弱为强而成帝业。
及在洛阳,尝欲小出,铫期进谏,即时还车。
及颍川盗起,寇恂请世祖身往临贼,闻言即行。
故非急务,欲小出不敢;至于急务,欲自安不为;帝者之欲善也如此!故《传》曰:‘百姓不徒附’,诚以德先之也。
今汉遭厄运,天下三分,雄哲之士思望之时也。
臣愿陛下复行人所不能为者,以副人望。
且承事宗庙,所以率民尊上也
邵陵厉公中正始七年(丙寅,公元二四六年)
春,二月,吴车骑将军硃然寇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以高句骊王位宫数为侵叛,督诸军讨之;位宫败走,俭遂屠丸都,斩获首虏以千数。
句骊之臣得来数谏位宫,位宫不从,得来叹曰:“立见此地将生蓬蒿。
”遂不食而死。
俭令诸军不坏其墓,不伐其树,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位宫单将妻子逃窜,俭引军还。
未几,复击之,位宫遂奔买沟。
俭遣玄菟太守王颀追之,过沃沮千有馀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而还,所诛、纳八千馀口。
论功受赏,侯者百馀人。
秋,九月,吴主以骠骑将军步骘为丞相,车骑将军硃然为左大司马,卫将军全琮为右大司马。
分荆州为二部:以镇南将军吕岱为上大将军,督右部,自武昌以西至蒲圻;以威北将军诸葛恪为大将军,督左部,代陆逊镇武昌。
汉大赦,大司农河南孟光于众中责费祎曰:“夫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
衰敝穷极,必不得已,然后乃可权而行之耳。
今主上仁贤,百僚称职,何有旦夕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祎但顾谢,踧而已。
初,丞相亮时,有言公惜赦者,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
先帝亦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悉矣,曾不语赦也。
若刘景升、季玉父子,岁岁赦宥,何益于治!’”由是蜀人称亮之贤,知祎不及焉。
陈寿评曰:诸葛亮为政,军旅数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
吴人不便大钱,乃罢之。
汉主以凉州刺史姜维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并录尚书事。
汶山平康夷反,维讨平之。
汉主数出游观,增广声乐。
太子家令巴西谯周上疏谏曰:“昔王莽之败,豪杰并起以争神器,才智之士思望所归,未必以其势之广狭,惟其德之薄厚也。
于时更始、公孙述等多已广大,然莫不快情恣欲,怠于为善。
世祖初入河北,冯异等劝之曰:‘当行人所不能为者。
’遂务理冤狱,崇节俭,北州歌叹,声布四远。
于是邓禹自南阳追之,吴汉、寇恂素未之识,举兵助之,其馀望风慕德,邳肜、耿纯、刘植之徒,至于舆病赍棺,襁负而至,不可胜数,故能以弱为强而成帝业。
及在洛阳,尝欲小出,铫期进谏,即时还车。
及颍川盗起,寇恂请世祖身往临贼,闻言即行。
故非急务,欲小出不敢;至于急务,欲自安不为;帝者之欲善也如此!故《传》曰:‘百姓不徒附’,诚以德先之也。
今汉遭厄运,天下三分,雄哲之士思望之时也。
臣愿陛下复行人所不能为者,以副人望。
且承事宗庙,所以率民尊上也
起柔兆阉茂,尽著雍困敦,凡三年。
孝献皇帝庚建安十一年(丙戌,公元二零六年)
春,正月,有星孛于北斗。
曹操自将击高幹,留其世子丕守鄴,使别驾从事崔琰傅之。
操围壶关,三月,壶关降。
高幹自入匈奴求救,单于不受。
幹独与数骑亡,欲南奔荆州,上洛都尉王琰捕斩之,并州悉平。
曹操使陈郡梁习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
时荒乱之馀,胡、狄雄张,吏民亡叛入其部落,兵家拥众,各为寇害。
习到官,诱喻招纳,皆礼如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右已尽,次发诸丁强以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令诸将分清以为勇力。
吏兵已去之后,稍移其家,前后送鄴凡数万口;其不从命者,兴兵致讨,斩首千数,降附者万计。
单于恭顺,名王稽颡,服事供职,同于偏户。
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
长老称咏,以为自所闻识,刺史未有如习者。
习乃贡达名士,避地州界者河内常林、杨俊、王象、荀纬及太原王凌之徒,操悉以为县长,后皆显名于世。
初,山阳仲长统游学至并州,过高幹,幹善遇之,访以世事。
统谓幹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
”幹雅自多,不悦统言,统遂去之。
幹死,荀彧举统为尚书郎。
著论曰《昌言》,其言治乱,略曰:“豪杰之当天命者,未始有天下之分者也,无天下之分,故战争者竞起焉。
角智者皆穷,角力者皆负,形不堪复伉,势不足复校,乃始羁首系颈,就我之衔绁耳。
及继体之时,豪杰之心既绝,士民之志已定,贵有常家,尊在一人。
当此之时,虽下愚之才居之,犹能使恩同天地,威侔鬼神,周、孔数千无所复角其圣,贲、育百万无所复奋其勇矣。
彼后嗣之愚主,见天下莫敢与之违,自谓若天地之不可亡也。
乃奔其私嗜,骋其邪欲,君臣宣淫,上下同恶,荒废庶政,弃忘人物。
信任亲爱者,尽佞谄容说之人也;宠贵隆丰者,尽后妃姬妾之家也。
遂至熬天下之脂膏,斫生民之骨髓,怨毒无聊,祸乱并起,中国扰攘,四夷侵叛,土崩瓦解,一朝而去,昔之为我哺乳之子孙者,今尽是我饮血之冠雠也。
至于运徙势去,犹不觉悟者,岂非富贵生不仁,沉溺致愚疾邪!存亡以之失代,治乱从此周复,天道常然之大数也。
”
秋,七月,武威太守张猛杀雍州刺史邯郸商;州兵讨诛之。
猛,奂之子也。
八月,曹操东讨海贼管承,至淳于,遣将乐进、李典击破之,承走入海岛。
昌豨复叛,操遣于禁讨斩之。
是岁,立故琅邪王容子熙为琅邪王。
齐、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济阴、平原八国皆除。
乌桓乘天下乱,略有汉民十馀万户,袁绍皆立其酋
孝献皇帝庚建安十一年(丙戌,公元二零六年)
春,正月,有星孛于北斗。
曹操自将击高幹,留其世子丕守鄴,使别驾从事崔琰傅之。
操围壶关,三月,壶关降。
高幹自入匈奴求救,单于不受。
幹独与数骑亡,欲南奔荆州,上洛都尉王琰捕斩之,并州悉平。
曹操使陈郡梁习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
时荒乱之馀,胡、狄雄张,吏民亡叛入其部落,兵家拥众,各为寇害。
习到官,诱喻招纳,皆礼如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右已尽,次发诸丁强以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令诸将分清以为勇力。
吏兵已去之后,稍移其家,前后送鄴凡数万口;其不从命者,兴兵致讨,斩首千数,降附者万计。
单于恭顺,名王稽颡,服事供职,同于偏户。
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
长老称咏,以为自所闻识,刺史未有如习者。
习乃贡达名士,避地州界者河内常林、杨俊、王象、荀纬及太原王凌之徒,操悉以为县长,后皆显名于世。
初,山阳仲长统游学至并州,过高幹,幹善遇之,访以世事。
统谓幹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
”幹雅自多,不悦统言,统遂去之。
幹死,荀彧举统为尚书郎。
著论曰《昌言》,其言治乱,略曰:“豪杰之当天命者,未始有天下之分者也,无天下之分,故战争者竞起焉。
角智者皆穷,角力者皆负,形不堪复伉,势不足复校,乃始羁首系颈,就我之衔绁耳。
及继体之时,豪杰之心既绝,士民之志已定,贵有常家,尊在一人。
当此之时,虽下愚之才居之,犹能使恩同天地,威侔鬼神,周、孔数千无所复角其圣,贲、育百万无所复奋其勇矣。
彼后嗣之愚主,见天下莫敢与之违,自谓若天地之不可亡也。
乃奔其私嗜,骋其邪欲,君臣宣淫,上下同恶,荒废庶政,弃忘人物。
信任亲爱者,尽佞谄容说之人也;宠贵隆丰者,尽后妃姬妾之家也。
遂至熬天下之脂膏,斫生民之骨髓,怨毒无聊,祸乱并起,中国扰攘,四夷侵叛,土崩瓦解,一朝而去,昔之为我哺乳之子孙者,今尽是我饮血之冠雠也。
至于运徙势去,犹不觉悟者,岂非富贵生不仁,沉溺致愚疾邪!存亡以之失代,治乱从此周复,天道常然之大数也。
”
秋,七月,武威太守张猛杀雍州刺史邯郸商;州兵讨诛之。
猛,奂之子也。
八月,曹操东讨海贼管承,至淳于,遣将乐进、李典击破之,承走入海岛。
昌豨复叛,操遣于禁讨斩之。
是岁,立故琅邪王容子熙为琅邪王。
齐、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济阴、平原八国皆除。
乌桓乘天下乱,略有汉民十馀万户,袁绍皆立其酋
起强围作噩,尽屠维大渊献,凡三年。
孝献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公元二一七年)
春,正月,魏王操军居巢,孙权保濡须,二月,操进攻之。
初,右护军蒋钦屯宣城,芜湖令徐盛收钦屯吏,表斩之。
及权在濡须,钦与吕蒙持诸军节度,钦每称徐盛之善。
权问之,钦曰:“盛忠而勤强,有胆略器用,好万人督也。
今大事未定,臣当助国求才,岂敢挟私恨以蔽贤乎!”权善之。
三月,操引军还,留伏波将军夏侯惇都督曹仁、张辽等二十六军屯居巢。
权令都尉徐详诣操请降,操报使修好,誓重结婚。
权留平虏将军周泰督濡须;硃然、徐盛等皆在所部,以泰寒门,不服。
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泰辄记昔战斗处以对。
毕,使复服;权把其臂流涕曰:“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坐罢,住驾,使泰以兵马道从,鸣鼓角作鼓吹而出。
于是盛等乃服。
夏,四月,语魏王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
六月,魏以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
冬,十月,命魏王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
魏以五官中郎将丕为太子。
初,魏王操娶丁夫人,无子;妾刘氏,生子昂;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
王使丁夫人母养昂。
昂死于穰,丁夫人哭泣无节,操怒而出之,以卞氏为继室。
植性机警,多艺能,才藻敏赡,操爱之。
操欲以女妻丁仪,丕以仪目眇,谏止之。
仪由是怨丕,与弟黄门侍郎廙及丞相主簿杨修,数称临菑侯植之才,劝操立以为嗣。
修,彪之子也。
操以函密访于外,尚书崔琰露板答曰:“《春秋》之义,立子以长。
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植,琰之兄女婿也。
尚书仆射毛玠曰:“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
废立大事,非所宜闻。
”东曹掾邢颙曰:“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愿殿下深察之。
”丕使人问太中大夫贾诩以自固之术。
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
”丕从之,深自砥砺。
它日,操屏人问诩,诩嘿然不对。
操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有所思,故不即对耳。
”操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操大笑。
操尝出征,丕、植并送路侧,植称述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操亦悦焉。
丕怅然自失,济阴吴质耳语曰:“王当行,流涕可也。
”及辞,丕涕泣而拜,操及左右咸歔欷,于是皆以植多华辞而诚心不及也。
植既任性而行,不自雕饰,五官将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
孝献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公元二一七年)
春,正月,魏王操军居巢,孙权保濡须,二月,操进攻之。
初,右护军蒋钦屯宣城,芜湖令徐盛收钦屯吏,表斩之。
及权在濡须,钦与吕蒙持诸军节度,钦每称徐盛之善。
权问之,钦曰:“盛忠而勤强,有胆略器用,好万人督也。
今大事未定,臣当助国求才,岂敢挟私恨以蔽贤乎!”权善之。
三月,操引军还,留伏波将军夏侯惇都督曹仁、张辽等二十六军屯居巢。
权令都尉徐详诣操请降,操报使修好,誓重结婚。
权留平虏将军周泰督濡须;硃然、徐盛等皆在所部,以泰寒门,不服。
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泰辄记昔战斗处以对。
毕,使复服;权把其臂流涕曰:“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坐罢,住驾,使泰以兵马道从,鸣鼓角作鼓吹而出。
于是盛等乃服。
夏,四月,语魏王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
六月,魏以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
冬,十月,命魏王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
魏以五官中郎将丕为太子。
初,魏王操娶丁夫人,无子;妾刘氏,生子昂;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
王使丁夫人母养昂。
昂死于穰,丁夫人哭泣无节,操怒而出之,以卞氏为继室。
植性机警,多艺能,才藻敏赡,操爱之。
操欲以女妻丁仪,丕以仪目眇,谏止之。
仪由是怨丕,与弟黄门侍郎廙及丞相主簿杨修,数称临菑侯植之才,劝操立以为嗣。
修,彪之子也。
操以函密访于外,尚书崔琰露板答曰:“《春秋》之义,立子以长。
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植,琰之兄女婿也。
尚书仆射毛玠曰:“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
废立大事,非所宜闻。
”东曹掾邢颙曰:“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愿殿下深察之。
”丕使人问太中大夫贾诩以自固之术。
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
”丕从之,深自砥砺。
它日,操屏人问诩,诩嘿然不对。
操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有所思,故不即对耳。
”操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操大笑。
操尝出征,丕、植并送路侧,植称述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操亦悦焉。
丕怅然自失,济阴吴质耳语曰:“王当行,流涕可也。
”及辞,丕涕泣而拜,操及左右咸歔欷,于是皆以植多华辞而诚心不及也。
植既任性而行,不自雕饰,五官将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