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房
〔元〕 ? - ? 年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
能诗﹐与王执谦﹑杨载齐名。
有《披沙诗集》﹐已佚。
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职。
此书成于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诗人传记二百七十八篇,传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计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许多诗人在旧史中无传可稽,辛氏广采资料,“游目简编,宅以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撰以成篇,斑斑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传·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记载诗人登进士第年等,十分可贵;“传后附以论,多掎摭诗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艺林”(《四库全书总目》)。
辛氏虽为众多的唐代诗人立传,而其主旨却似乎在因人而品诗,重点在标其诗格,而不在考叙行迹,所以其中叙述诗人生平部分,杂采文集、笔记、小说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鉴辨,史实的疏误甚多。
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诗文,或采择前人旧评,或在前人旧评基础上有所增饰,或自出新意,品评诗歌,则颇具启发性。
所以,“此书的主要价值与其说在提供诗人传记史料方面,倒不如说是在唐诗的品评方面。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但它毕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诗人传记,故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端,赵州人,嘉佑之侄也。
少时居庐山,依皎然读书,意况清虚,酷慕禅侣。
大历五年李搏榜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以清羸多病,辞官,居终南山草堂寺。
未几,起为杭州司马,牒诉敲朴,心甚厌之。
买田园在虎丘下,为耽深癖,泉石少幽,移家来隐衡山,自号衡岳幽人。
弹琴读《易》,登高望远,神意泊然。
初元宦情,怀箕、颍之志。
尝曰:"余少尚神仙,且未能去。
友人畅当以禅门见导,余心知必是,未得其门。
"诗更高雅,于才子中名响铮铮。
与处士京兆柳中庸、大理评事江东张芬友善唱酬。
初来长安,诗名大振。
时令公子郭暧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
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曰:"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
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
熏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皇楼。
"主甚喜,一座赏叹。
钱起曰:"此必端宿制,请以起姓为韵。
"端立献一章曰:"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
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踢铜山许铸钱。
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
今朝都尉如相顾,愿脱长裾逐少年。
"作者惊伏。
主厚赐金帛,终身以荣,其工捷类此。
集三卷,今传于世。
当,河东人。
大历七年张式榜及第。
当少谙武事,生乱离间,盘马弯弓,抟沙写陈,人曾伏之。
时山东有寇,以子弟被召参军。
贞元初,为太常博士,仕终果州刺史。
与李司马、司空郎中有胶漆之契。
多往来嵩、华间,结念方外,颇参禅道,故多松桂之兴,深存不死之志。
词名藉甚,表表凌云。
有诗二卷,传于世。
同时有郑常,亦鸣诗。
集一卷,今行。
尝观建安初,陈琳、阮瑀数子,从戎管书记之任,所得经奇,英气逼人也。
承平则文墨议论,警急则橐鞬矢石,金羁角逐,珠符相照,草檄于盾鼻,勒铭于山头,此磊磊落落,通方之士,皆古书生也。
容有郁志窗下,抱膝呻吟,而曰:“时不我与,人不我知耶,大道无窒,徒自为老夫耳。
”唐间如此特达甚多,光烈垂远,慨然不能不以之兴怀也。
建,字仲初,颍川人。
大历十年丁泽榜第二人及第。
释褐授渭南尉,调昭应县丞。
诸司历荐,迁太府寺丞、秘书丞、侍御史。
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
从军塞上,弓剑不离身。
数年后归,卜居咸阳原上。
初游韩吏部门墙,为忘年之友。
与张籍契厚,唱答尤多。
工为乐府歌行,格幽思远。
二公之体,同变时流。
建性耽酒,放浪无拘。
宫词特妙前古。
建初与枢密使王守澄有宗人之分,守澄以弟呼之。
谈间故多知禁掖事,作《宫词》百篇。
后因过燕饮,以相讥谑,守澄深衔之,忽曰:"吾弟所作《宫词》,内庭深邃,何由知之明当奏上。
"建作诗以谢,末句云:"不是姓同亲说向,九重争得外人知。
"守澄恐累己,事遂寝。
建才赡,有作皆工。
盖尝跋涉畏途,甘分穷苦。
其《自伤》诗云:"衰门海内几多人,满眼公卿总不亲。
四授官资元七品,再经婚娶尚单身。
图书亦为频移尽,兄弟还因数散贫。
独自在家常似客,黄昏哭向野田春。
"又于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官况之作,俱能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也。
集十卷,今传于世。
八元,睦州桐庐人。
少喜为诗,尝于邮亭偶题数语,盖激楚之音也。
宗匠严维到驿,见而异之,问八元曰:"尔能从我授格乎"曰:"素所愿也。
"少顷遂发,八元已辞亲矣。
维大器之,亲为指谕,数岁间,诗赋精绝。
大历六年王溆榜第三人进士。
居京既久,床头金尽,归江南,访韦苏州,待赠甚厚。
复来都应制科。
贞元中调句容主簿,况薄辞归。
时有清江上人善诗,与八元为兄弟之好。
初长安慈恩寺浮图,前后名流诗版甚多,八元亦题,有云:"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
"后元微之、白乐天至塔下遍览,因悉除去,惟存八元版在,吟咏久之,曰:"名下无虚士也。
"其警策称是。
有诗集传于世,一卷。
皎然,字清昼,吴兴人。
俗姓谢,宋灵运之十世孙也。
初入道,肄业杼山,与灵彻、陆羽同居妙喜寺。
羽于寺旁创亭,以癸丑岁癸卯朔癸亥日落成,湖州刺史颜真卿名以"三癸",皎然赋诗,时称"三绝"。
真卿尝于郡斋集文士撰《韵海镜源》,预其论著,至是声价藉甚。
贞元中,集贤御书院取高僧集上人文十卷,藏之,刺史于頔为之序。
李端在匡岳,依止称门生。
一时名公,俱相友善,题云"昼上人"是也。
时韦应物以古淡矫俗,以尝拟其格,得数解为贽,韦心疑之。
明日,又录旧制以见,始被领略,曰:"人各有长,盖自天分。
子而为我,失故步矣。
但以所诣,自名可也。
"公心服之。
往时住西林寺,定余多暇,因撰序作诗体式,兼评古今人诗,为《昼公诗式》五卷,及撰《诗评》三卷,皆议论精当,取舍従公,整顿狂澜,出色骚雅。
公性放逸,不缚于常律。
初,房太尉琯早岁隐终南峻壁之下,往往闻湫中龙吟,声清而静,涤人邪想。
时有僧潜戛三金以写之,惟铜酷似。
房公往来,他日至山寺,闻林岭间有声,因命僧出其器,叹曰:"此真龙吟也。
"大历间,有秦僧传至桐江,皎然戛铜碗效之,以警深寂。
缁人有献讥者,公曰:"此达僧之事,可以嬉禅。
尔曹胡凝滞于物,而以琐行自拘耶?"时人高之。
公外学超然,诗兴闲适,居第一流、第二流不过也。
诗集十卷。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