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
〔清〕 1655 - 1685 年
清满洲正黄旗人,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
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
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祖姑孟古哲哲(金台石妹、清太祖妃、清太宗母)。
父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母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兄)女爱新觉罗氏。
从祖妹康熙惠妃纳喇氏(金台石曾孙、明珠从弟索尔和女),从曾祖姑表姪胤禔(惠妃纳喇氏子)。
康熙十年(1671年),时十七岁进太学。
康熙十一年(1672年)中举,康熙十二年(1673年)中会试,因患寒疾,未殿试。
康熙十五年(1676年),时二十二岁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康熙帝(与容若为从曾祖姑表兄弟,且年齿相彷)爱其才,更兼出身八旗,世为皇戚,故常伴帝侧,授三等侍卫职,寻晋一等侍卫,数随帝出巡塞外,并奉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事。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患急病卒,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一),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容若「生长华阀,淡于荣利」(《清诗别裁集》),爱才喜客,「书史友生外,无他好也。」(《清诗别裁集》)所与游者皆一时名士,与世所称落落寡合者,如严荪友、顾梁汾、陈迦陵、姜湛园尤相契厚。
诗文均工,诗得唐开元、大历间丰格;词尤享名,喜学北宋,论者谓其「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眞切感人。」「诗情飘忽要眇,断肠人远,伤心事多,年之不永,即于韵语中知之。」(《清诗别裁集》)谭复堂以之与项莲生、蒋鹿潭为「清词三鼎足」。
今人以其与曹实庵、顾梁汾称「京华三绝」。
集宋元来诸家经解,刻《通志堂九经解》。
有《通志堂集》。
词集《侧帽集》、《饮水词》。
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文苑列传·纳兰性德传〉》。
十二红帘窣地深,才移刬袜又沉吟。
晚晴天气惜轻阴。
珠衱佩囊三合字,宝钗拢髻两分心。
定缘何事湿兰襟。
凉月转雕阑,萧萧木叶声乾。
银灯飘落琐窗闲,枕屏几叠秋山。
朔风吹透青缣被,药炉火暖初沸。
清漏沉沉无寐,为伊判得憔悴。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
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
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盼天涯,芳讯绝,莫是故情全歇?朦胧寒月影微黄,情更薄于寒月。
麝烟销,兰烬灭,多少怨眉愁睫。
芙蓉莲子待分明,莫向暗中磨折。
谁道破愁须仗酒,酒醒后,心翻醉。
正香销翠被,隔帘惊听,那又是、点点丝丝和泪。
忆剪烛幽窗小憩,娇梦垂成,频唤觉一眶秋水。
依旧乱蛩声里,短檠明灭,怎教人睡。
想几年踪迹,过头风浪,只消受、一段横波花底。
向拥髻灯前提起。
甚日还来,同领略、夜雨空阶滋味。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2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