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
〔汉〕 前145 - 前87 年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
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
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
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黎国,惧祸至,以告纣。
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
我祖遂陈于上,纣沈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
殷既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皆有罪辜,乃无维获,小民乃并兴,相为敌雠。
今殷其典丧!若涉水无津涯。
殷遂丧,越至于今。
”曰:“太师,少师,我其发出往?吾家保于丧?今女无故告予,颠跻,如之何其?”太师若曰:“王子,天笃下菑亡殷国,乃毋畏畏,不用老长。
今殷民乃陋淫神祇之祀。
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
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
”遂亡。
箕子者,纣亲戚也。
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
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纣为淫逸,箕子谏,不听。
人或曰:“可以去矣。
”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
”乃被发详狂而为奴。
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
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
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
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
”于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武王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使管叔、蔡叔傅相之。
武王既克殷,访问箕子。
武王曰:“于乎!维天阴定下民,相和其居,我不知其常伦所序。

箕子对曰:“在昔鲧陻鸿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从鸿范九等,常伦所斁。
鲧则殛死,禹乃嗣兴。
天乃锡禹鸿范九等,常伦所序。
“初一曰五行;二曰五事;三曰八政;四曰五纪;五曰皇极;六曰三德;七曰稽疑;八曰庶徵;九曰向用五福,畏用六极。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
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恭作肃,从作治,明作智,聪
卫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
其次尚有冉季,冉季最少。
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馀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
为武庚未集,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禄父,以和其民。
武王既崩,成王少。
周公旦代成王治,当国。
管叔、蔡叔疑周公,乃与武庚禄父作乱,欲攻成周。
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馀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闲故商墟。
周公旦惧康叔齿少,乃申告康叔曰:“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先殷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
”告以纣所以亡者以淫于酒,酒之失,妇人是用,故纣之乱自此始。
为梓材,示君子可法则。
故谓之康诰、酒诰、梓材以命之。
康叔之国,既以此命,能和集其民,民大说。
成王长,用事,举康叔为周司寇,赐卫宝祭器,以章有德。
康叔卒,子康伯代立。
康伯卒,子考伯立。
考伯卒,子嗣伯立。
嗣伯卒,子偼伯立。
偼伯卒,子靖伯立。
靖伯卒,子贞伯立。
贞伯卒,子顷侯立。
顷侯厚赂周夷王,夷王命卫为侯。
顷侯立十二年卒,子釐侯立。
釐侯十三年,周厉王出奔于彘,共和行政焉。
二十八年,周宣王立。
四十二年,釐侯卒,太子共伯馀立为君。
共伯弟和有宠于釐侯,多予之赂;和以其赂赂士,以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釐侯羡自杀。
卫人因葬之釐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
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
四十二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
五十五年,卒,子庄公扬立。
庄公五年,取齐女为夫人,好而无子。
又取陈女为夫人,生子,蚤死。
陈女女弟亦幸于庄公,而生子完。
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立为太子。
庄公有宠妾,生子州吁。
十八年,州吁长,好兵,庄公使将。
石碏谏庄公曰:“庶子好兵,使将,乱自此起。
”不听。
二十三年,庄公卒,太子完立,是为桓公。
桓公二年,弟州吁骄奢,桓公绌之,州吁出奔。
十三年,郑伯弟段攻其兄,不胜,亡,而州吁求与之友。
十六年,州吁收聚卫亡人以袭杀桓公,州吁自立为卫君。
为郑伯弟段欲伐郑,请宋、陈、蔡与俱,三国皆许州吁。
州吁新立,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
石碏乃因桓公母家于陈,详为善州吁。
至郑郊,石碏与陈侯共谋,使右宰丑进食,因杀州吁于濮,而迎桓公弟晋于邢而立之,是为宣公。
宣公七年,鲁弑其君隐公。
九年,宋督弑其君殇公,及孔父。
十年,晋曲沃庄伯弑其君哀侯。
十八年,初,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为太子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
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
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
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
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
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
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
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败于槜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
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
”越王曰:“吾已决之矣。
”遂兴师。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
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
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
”勾践曰:“诺。
”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
”吴王将许之。
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
”种还,以报勾践。
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
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
”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
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
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
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
”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
”吴王将许之。
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
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
”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
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
”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
二岁而吴归蠡。
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
大夫逢同谏曰:“国新流亡,今乃复殷给,缮饰备利,吴必惧,惧则难必至。
且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
今天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
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
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
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
幽王以为司徒。
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雒之间,人便思之。
为司徒一岁,幽王以襃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
于是桓公问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对曰:“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
”公曰:“何以?”对曰:“地近虢(guó)、郐(kuài),虢、郐之君贪而好利,百姓不附。
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
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
”公曰:“吾欲南之江上,何如?”对曰:“昔祝融为高辛氏火正,其功大矣,而其于周未有兴者,楚其后也。
周衰,楚必兴。
兴,非郑之利也。
”公曰:“吾欲居西方,何如?”对曰:“其民贪而好利,难久居。
”公曰:“周衰,何国兴者?”对曰:“齐、秦、晋、楚乎?夫齐,姜姓,伯夷之后也,伯夷佐尧典礼。
秦,嬴姓,伯翳之后也,伯翳佐舜怀柔百物。
及楚之先,皆尝有功于天下。
而周武王克纣后,成王封叔虞于唐,其地阻险,以此有德与周衰并,亦必兴矣。
”桓公曰:“善。
”于是卒言王,东徙其民雒东,而虢、郐果献十邑,竟国之。
二岁,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并杀桓公。
郑人共立其子掘突,是为武公。
武公十年,娶申侯女为夫人,曰武姜。
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
后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爱之。
二十七年,武公疾。
夫人请公,欲立段为太子,公弗听。
是岁,武公卒,寤生立,是为庄公。
庄公元年,封弟段于京,号太叔。
祭(zhài)仲曰:“京大于国,非所以封庶也。
”庄公曰:“武姜欲之,我弗敢夺也。
”段至京,缮治甲兵,与其母武姜谋袭郑。
二十二年,段果袭郑,武姜为内应。
庄公发兵伐段,段走。
伐京,京人畔段,段出走鄢。
鄢溃,段出奔共。
于是庄公迁其母武姜于城颍,誓言曰:“不至黄泉,毋相见也。
”居岁余,已悔思母。
颍谷之考叔有献于公,公赐食。
考叔曰:“臣有母,请君食赐臣母。
”庄公曰:“我甚思母,恶负盟,奈何?”考叔曰:“穿地至黄泉,则相见矣。
”于是遂从之,见母。
二十四年,宋穆公卒,公子冯奔郑。
郑侵周地,取禾。
二十五年,卫州吁弑其君桓公自立,与宋伐郑,以冯故也。
二十七年,始朝周桓王。
桓王怒其取禾,弗礼也。
二十九年,庄公怒周弗礼,与鲁易祊(bēng)、许田。
三十三年,宋杀孔父。
三十七年,庄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陈、蔡、虢、卫伐郑。
庄公与祭仲、高渠弥发兵自救,王师大败。
祝聸射中王
陈完者,陈废公(史记误为厉公)他之子也。
完生,周太史过陈,陈废公使卜完,卦得观之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而在异国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孙。
若在异国,必姜姓。
姜姓,四岳之后。
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废公者,陈文公少子也,其母蔡女。
文公卒,废公兄鲍立,是为桓公。
桓公与他异母。
及桓公病,蔡人为他杀桓公鲍及太子免而立他,为废公。
废公既立,娶蔡女。
蔡女淫于蔡人,数归,废公亦数如蔡。
桓公之少子林怨废公杀其父与兄,乃令蔡人诱厉公而杀之。
林自立,是为庄公。
故陈完不得立,为陈大夫。
厉公之杀,以淫出国,故春秋曰“蔡人杀陈他”,罪之也。
庄公卒,立弟杵臼,是为宣公。
宣公21年,杀其太子御寇。
御寇与完相爱,恐祸及己,完故奔齐。
齐桓公欲使为卿,辞曰:“羁旅之臣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
”桓公使为工正。
齐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谓凤皇于蜚,和鸣锵锵。
有妫之后,将育于姜。
五世其昌,并于正卿。
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卒妻完。
完之奔齐,齐桓公立十四年矣。
完卒,谥为敬仲。
仲生孟夷。
敬仲之如齐,以陈字为田氏。
田孟夷生湣孟庄,田湣孟庄生文子须无。
田文子事齐庄公。
晋之大夫栾逞作乱于晋,来奔齐,齐庄公厚客之。
晏婴与田文子谏,庄公弗听。
文子卒,生桓子无宇。
田桓子无宇有力,事齐庄公,甚有宠。
无宇卒,生武子开与釐子乞。
田釐子乞事齐景公为大夫,其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之,其禀予民以大斗,行阴德于民,而景公弗禁。
由此田氏得齐众心,宗族益彊,民思田氏。
晏子数谏景公,景公弗听。
已而使于晋,与叔向私语曰:“齐国之政卒归于田氏矣。

晏婴卒后,范、中行氏反晋。
晋攻之急,范、中行请粟于齐。
田乞欲为乱,树党于诸侯,乃说景公曰:“范、中行数有德于齐,齐不可不救。
”齐使田乞救之而输之粟。
景公太子死,后有宠姬曰芮子,生子荼。
景公病,命其相国惠子与高昭子以子荼为太子。
景公卒,两相高、国立荼,是为晏孺子。
而田乞不说,欲立景公他子阳生。
阳生素与乞欢。
晏孺子之立也,阳生奔鲁。
田乞伪事高昭子、国惠子者,每朝代参乘,言曰:“始诸大夫不欲立孺子。
孺子既立,君相之,大夫皆自危,谋作乱。
”又绐大夫曰:“高昭子可畏也,及未发先之。
”诸大夫从之。
田乞、鲍牧与大夫以兵入公室,攻高昭子。
昭子闻之,与国惠子救公。
公师败。
田乞之众追国惠子,惠子奔莒,遂返杀高昭子。
晏圉奔鲁。
田乞使人之鲁,迎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83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