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
〔唐〕 約785 - 849? 年
张祜(hù):字承吉,行三,生卒年不确。
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籍贯南阳(今属河南),晚年居丹阳(今属江苏)。
初依李光颜,后寓姑苏,曾谒白居易。
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为内臣所抑,一说为元稹所抑。
遂至淮南。
会昌五年,往谒池州刺史杜牧,游宴唱和,甚为相得。
会昌末大中初,经楚州北游河阳、滑州等地。
后归丹阳曲阿地,筑室隐居,以布衣终身。
虽「屡蒙方镇论荐」,却未沾朝廷寸禄。
长年浪迹江湖,或为外府从事,或为大僚幕宾。
所历之地极广,北至塞北,南极岭南,西至襄 汉、马嵬,东极于海,均有诗篇可考。
自云「颠狂遍九州」,陆龟蒙谓祜「受辟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唐诗纪事·卷五十二》作「皮日休云」,误。
)故一生蹭蹬。
卒于唐宣宗 大中年间,年约六十馀。
祜诗之佳者首推宫词,委婉多讽,艺术造诣之高,容或在元、白之上。
次则体物图貌,描绘山水,题咏名寺之作,诚如陆龟蒙所云:「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其边塞诗数量虽少而质量却高,能嗣高、岑遗响。
其投献大僚诸作,类皆五言长律,颇见工力,按之皆与史合,有少陵之遗风。
祜诗无僻字僻典,无诡怪陆离之状,纯熟工整,流转自然。
俱眼前事、眼前景,人人习见,而祜为之,情趣盎然,平易近人而不流于浅易庸俗。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 蜀刻《张承吉文集》十卷,最称完备。
《全唐诗》存诗二卷,遗漏甚多。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一百五十五首,断句八,题一则。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云溪友议》等。
谭优学有《张祜行年考》。
入门惊秀崒,规画自奇人。
远不离阶砌,高宁让隙尘。
岩成须梦说,岳就合生申。
掩映深尤妙,疏通久更新。
聊思岘岭日,小认会稽春。
好是怡情处,西楼长景真。
柘岸齐空远,通波跨槛牢。
四方人意便,两路马行高。
雾柳蒙疏叶,风帆挂并艘。
碧云秋水静,红日暮霞韬。
苟藉公心度,稀逢敏手操。
旧恩重雨露,新命压波涛。
挹海惊涯涘,冲霄讶羽毛。
丝纶初变体,锦袖旋挥毫。
美景尤难卜,良辰不易遭。
名华应独步,语韵洽朋曹。
异日知司衮,闲时解梦刀。
卿材尊宦达,侯业重人豪。
拽盏怜稀饮,扶鞍哂遽逃。
香凫深促坐,画鹢远回篙。
赌气连呼采,縻心乍漱醪。
何妨孤愤激,肯忘一言褒。
北阙承优话,南方续广骚。
不尝书咄咄,谁话酒陶陶。
末路犹提笔,雄藩伫拥旄。
只愁迂蹇步,归去又蓬蒿。
逆旅杨州郭,音容幸此遭。
酒浆曾不罢,风月更何逃。
寺塔排云直,闾门架水牢。
烟笼春树薄,日映曙楼高。
碧草连除卷,青旗指浊醪。
粉胸斜露玉,檀脸慢回刀。
跃马君心劲,嗔奴我气豪。
尾生从抱柱,颜子也酺糟。
赤柏看眉睫,生憎惜羽毛。
北邙终寂寞,南国且游遨。
觱篥行移束,箜篌旋转绦。
袖因迎顐破,肩为请挼劳。
未省求媒氏,焉能泥贼曹。
拣花偷芍药,和叶窠樱桃。
闷口无端语,穷头尽兴搔。
覆身唯绿葛,医病只青蒿。
事过宜他哂,诗成苟自褒。
醉时心烂漫,别夜眼号啕。
接席观诚忝,升堂迹贵叨。
殷勤欲离抱,为尔一挥毫。
远派通催急,层栏架柱牢。
中开一合静,外拔两檐高。
㼘崒基崇岸,湾环隘近艘。
劲竿红旆展,长镫紫囊韬。
旧好千金诺,新题一笔操。
开怀侵月露,惜别话风涛。
尽纳黄泥水,平分沼沚毛。
诗能拘咫寸,酒妙乏丝毫。
不止才无敌,非论运合遭。
宦情周上智,美论逸诸曹。
拟义临戎钺,从容宰社刀。
三千丛秀彦,百万举名豪。
死士曾无悔,生民肯更逃。
下帘欣继烛,归路止排篙。
彩柚撩青鬓,金船泛白醪。
韵惭高手压,文岂拙词褒。
贾谊犹兴叹,杨雄重返骚。
不当离急引,应获在甄陶。
强逐騑騑驷,徒瞻孑孑旄。
何堪纵高祖,生意任庭蒿。
天意亡隋日,人心启圣年。
顺时兴义卒,拨乱起戎旃。
群盗犹蜂蚁,妖星尚属联。
既教龙战野,须见血成川。
睿算无遗策,神功亦有权。
王寻徒百万,光武只三千。
海静鲸鲵死,云开日月悬。
讲兵将耀德,猎渭本搜贤。
向阙皆锵玉,临关罢控弦。
大炉销剑戟,鸿泽荡腥膻。
太祖恩尧禅,神孙受禹传。
宫车悲未已,陵树蔼苍然。
岳立青冥外,虬蟠白水边。
乾坤资王气,岩壑拥晴烟。
虞舜曾南狩,轩辕亦上仙。
断髯无复见,空拜鼎湖前。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