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周〕 前372 - 前289 年
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车,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
此之谓三有礼焉。
如此,则为之服矣。
今也为臣。
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
此之谓寇雠。
寇雠何服之有?”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去齐。
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
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
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

高子以告。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
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
王庶几改之。
王如改诸,则必反予。
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
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
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屦,妻辟纑,以易之也。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
兄戴,盖禄万钟。
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於陵。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曰:‘恶用是鶂鶂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
其兄自外至,曰:‘是鶂鶂之肉也。
’出而哇之。
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於陵则居之。
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8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