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周〕 前372 - 前289 年
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车,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
舜见瞽瞍,其容有蹙。
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
孟子曰:“否。
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尧老而舜摄也。
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
’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此之谓也。
书曰:‘只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
’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
《伊训》曰:‘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
’”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
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

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曰:“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
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
”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
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
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
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曰:“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
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
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
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
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
夫义,路也;礼,门也。
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
然则孔子非与?”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
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