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明〕 1518 - 1593 年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释名
毛犀。
气味
角:酸,咸,凉,无毒。
主治
惊痫癫狂。
气味
肉:甘,热,无毒。
主治
肉:五痔病。
炸熟,以姜,醋进之,大有效。
头骨:烧灰饮服,治飞尸。
皮:作靴,袜,除湿气脚痹。
释名
在竹筒中塞入甘草末,两端用竹、木封固,冬季投入人粪缸中,立春时取出,悬当风处阴干,破竹取甘草末,晒干备用。
这种甘草末,称为人中黄。
主治
热病发狂。
用人中内放罐中,泥封固,煅半日,去火毒后研为末,水送服三钱,病未退,可再服。
呕血吐痰,心烦骨蒸。
用人中黄为末。
每取三钱,加茜根汁、竹沥、姜汁和匀服下。
释名
牛皮胶、水胶、海犀膏。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肺痿吐血。
用黄明胶(炙干)、花桑叶(阴干)各二两,研为末。
每服三钱,生地黄汁调下。
吐血咯血。
用黄明胶一两,切片炙黄,新棉一两,烧研。
每服残,饭后服,米汤送下。
一天服二次。
妊娠下血。
用黄明胶二两,酒煮化,一次服下。
肾虚失精。
用黄明胶三两,研为末,以酒二碗化服。
一天服三次。
脸上麻痹。
用黄明胶融化,调桂末涂患处,厚一、二分,有效。
风湿走痛。
用黄明胶一两、用黄明胶一两、姜汁半杯,同化成膏,摊纸上热贴患处。
膏冷即换,甚效。
方中乳香、没药各一钱亦可。
跌打损伤。
用黄明胶一两、干冬瓜皮一两,锉细,同炒存性,研为末。
每取五钱,热酒一杯调服。
服后再饮酒二、三杯,暖卧,发出微汗即止痛。
汤火伤。
用黄明胶加水,煎如糊,冷后,涂伤处。
一切肿毒。
用黄明胶一片,水中泡软,开孔贴患处。
无脓者自消,已溃者令脓自出。
瘰疬结核。
用黄明胶蠹化摊膏贴上。
发瘰疬已溃,可将膏搓成条,长寸许,插入孔中,频频换拭。
释名
傅致胶。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瘫缓偏风,手足不遂,腰膝无力。
用阿胶微炙熟,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渣,以汁和入胶中,再煮开几次,胶化如糖稀,一次服下。
服后取葱豉粥温服(不能冷服,否则令人呕逆)。
照此法服至三、四剂,可见效。
肺风喘促。
用秀明阿胶切小,炒过,加紫苏、乌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
老人虚秘。
用阿胶(炒)二钱、葱白三根,水煎化,加蜜暗无天日匙,温服。
赤白简疾(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不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不便不利)。
用阿胶(炒过,水化成膏)一两、黄连三两、茯苓二两,共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粟米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连阿胶丸”。
吐血不止。
用阿胶(炒)二两、蒲黄六合、生地黄三升,加水五程式,煮成三升,分次服。
又方:用阿胶(炒)、蛤粉各一两,辰砂少许,研为末,藕节捣汁,加蜜调匀服下。
肺损呕血。
用阿胶(炒)三钱、水香一钱,糯米一合半(研为末),和匀。
每服一钱,百沸汤冲下。
一天服一次。
鼻血不止(口耳都流血)。
用阿胶炙蒲黄半两,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生地黄汁一合,煎至六成。
温服。
同时以布系住两乳。
月经不调。
用阿胶一钱,加蛤粉(炒成珠,研为末),热酒送服。
又方:依上方,再加辰砂末半钱。
月经不断。
用阿胶炒焦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妊娠下血。
用阿胶三两,炙为末,酒一升半煎化服下。
又方:用阿胶末二两、生地黄半斤(捣成汁)、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
此方名“胶艾汤”。
妊娠胎动。
用香豉一升、葱一升、加水三升,煮取一升,再加进阿胶(炙过,研细)二两,化匀服下。
又方:用阿胶(炒熟)、艾叶二两、葱白一斤,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
此方名“胶艾汤”
多年咳嗽。
用阿胶(炒)、人参各二两,研细。
每取三钱,加豉汤一碗、葱白少许,煎服。
一天服三次。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