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明〕 1518 - 1593 年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气味
性凉。
主治
反胃吐食,取螺蛳一斗,水浸,取泥晒干,每服一钱,火酒调下。
释名
又名青金、黑锡、金公、水中金。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明目、固牙、乌须发。
用铅半斤,熔成汁,趁热加桑条灰,同时以柳木搅拌,使成沙状细末,再筛过,用筛取的细末揩牙,揩后漱口,即又漱口水洗眼,有明目、固齿、乌须发之效。
肾气攻心,奔豚喘急,面黑欲死。
用铅二两、石亭脂二两、木香一两、麝香一钱。
先把铅熔化,加入石亭脂,急炒。
焰起时,含醋喷之。
炒毕,倾入先掘好的地坑中,盖好。
等冷后取出研细,再加米饭,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每服二丸,热酒送下。
或身上出汗,或通便通气病即愈。
如大便还不通,可再服一丸,加玄明粉五分同服。
妇女血气冷痛攻心。
可照上方服药。
风(口吐白沫,翻目抽筋)。
用黑铅、水银、结砂、南星(炮过)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糯米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按年龄一岁服一丸,乳汗送下。
反胃、呃逆。
用黑铅熔成汁,冷后,以柳木捶研成粉。
取一两,加醋一升,放在砂锅里熬成膏子,再加蒸饼末少许,捏成小豆大的丸子。
每服一丸,姜汤送下。
多年反胃水上。
用铅二两、石亭脂二两、盐卤汁五两。
先烧铅,以卤汁淬过,再与石亭脂同炒,等到起焰时,挑在水上,焰止,研匀,加蒸饼做丸,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九,石莲干柿汤送下。
消渴烦闷。
用黑铅、水银等分。
结如泥后,常含黄豆大一团,把口水吞下。
水肿。
用铅五两、灸皂荚一个、酒二斗,煮开六次,常常饮之,至小便畅通,达二、三升,肿即消。
小便不能。
用铜锉成末,取一两,用生姜半两、灯心一握,井水煎服。
服药前,将炒葱贴在肚脐上。
突发咳嗽。
用炉中铜屑、桂心、皂荚等分,研细,和蜜成丸,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
忌食忽。
瘰疬结核。
用铅二两,在铁锅里炒,取其黑灰,调醋涂搽,把一片布块盖着。
注意勤换药,让恶汁流出。
如此半月,不痛不破,内消为水而病愈。
背痈。
用铅一斤、甘草(微灸)三两。
先取酒一斗,浸甘草,然后把铅熔化投入酒中。
等铅冷凝,又取出再熔再投,如此九次,去滓饮酒,醉卧即愈。
砒霜中毒(烦躁如狂,心腹疼痛,四肢发冷)。
用黑铅四两,磨水一碗灌服。
硫磺中毒。
用黑铜煎汤服。
轻粉中毒。
用铜五斤打壶一把,装烧酒十五斤、土茯苓半斤、乳香三钱,封固,重汤煎一昼夜,埋土中,出火毒。
每日早晚喝数杯,用瓦盆接小便,可见尿中有粉状物。
服至筋骨不痛乃止。
释名
亦名温泉、沸泉。
种类甚多。
有硫磺泉,比较常见;有泉砂泉,见于新安黄山;有矾石泉,见于西安骊山。
气味
辛、热、微毒。
主治
筋骨挛缩,肌皮顽痹,手足不遂,眉发脱落以及各种疥癣等症。
附方
上列气味与主治,主要是就硫磺泉而言,其他温泉,大都无毒(含砒石的温泉除外),即可烹茶,洗浴亦好。
气味
咸、小温、有小毒。
主治
煮浴,去风瘙疥癣。
饮一合,吐下宿食胪胀。
释名
蜣螂,俗称推屎虫。
蜣螂转丸,亦名土硝。
气味
咸苦、大寒、无毒。
主治
伤寒时气、黄疸烦热、吐泻、项瘿(甲状腺肿)以及一切瘘疮等。
附方
或用开水冲后只饮表层澄清的液汗,或烧成灰用酒冲服(如项瘿),或调水外搽。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1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