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
〔汉〕 ? - ? 年
汉代佚名作者的统称。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
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
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
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
人倘欲我知,因君为羽翼。
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
荡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
刑法非有贷,柔协正乱名。
黄金为君门,璧玉为轩堂。
上有双樽酒,作使邯郸倡。
刘王碧青甓,后出郭门王。
舍后有方池,池中双鸳鸯。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
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
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路傍。
黄金络马头,颎颎何煌煌!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
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黄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
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
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
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
其地高陵居,风寒冰洌。
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炙焫。
故炙焫者,亦从北方来。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
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
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
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
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瘘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
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
敢谓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
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凡治病必察其上(原文脱字,据《太素》补)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7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