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
〔宋〕 996 - 1066 年
宋安州安陆人,徙开封雍丘,初名郊,字伯庠,后改字公序。
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第一。
累迁翰林学士。
宝元二年,除参知政事。
与宰相吕夷简论事不合,出知扬州、郓州。
复入参政,改枢密使。
皇祐元年拜相。
三年,为谏官包拯奏劾不戢子弟,无所建明,出知河南府。
旋加使相,充枢密使,封莒国公。
英宗即位,改封郑国公,请老致仕。
与弟宋祁俱以文学名,时称“二宋”。
读书至老不倦,善正讹谬。
卒谥元宪。
有《国语补音》、《宋元宪集》等。
曲里犹龙族,西京尚主侯。
勋华传旧钺,名理寄虚舟。
得疾真无妄,观生遂若休。
偏嗟荀令沼,回作逝川流。
宿雨催秋物,清风卷岁华。
残蜩初去柳,寒蝶尚寻花。
密筱留苍雾,红梨染落霞。
城头八九子,日昃乱啼鸦。
荣路徘徊力已疲,保全恩惠剧春熙。
须知散栎无庸日,方到群材搆厦时。
隐几铃斋咀道腴,洛烟嵩霭遍神都。
时时更作书生咏,方信随何一腐儒。
霜月兼寒雨,高斋伴寂寥。
已能阴漠漠,更自韵萧萧。
宫迥天低阙,津长雾失桥。
芦灰迷桂晕,梁屋掩霞朝。
烟重兰摧叶,风凄柳劲条。
远沉缑鹤唳,轻送洛鸿飘。
瓮圃应馀汲,芝岩定长苗。
有人思旧隐,归驾不须招。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