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清〕 1749 - 1783 年
黄景仁,清代诗人。
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
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
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
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
七言诗极有特色。
亦能词。
著有《两当轩全集》。
地老天荒处,千秋帝子心。
人间离最古,竹上泪犹深。
目断珠邱杳,魂归澧浦阴。
至今呜咽水,一十七弦音。
夜气一何悄,扁舟系古杉。
潭空孤月印,峰黑一灯嵌。
薄雾侵残蜡,清霜恋故衫。
徘徊难久立,惧有老蛟馋。
明月几时有,人间何事无。
倾城顾形影,壮士抚头颅。
方寸谁堪比,深宵我共孤。
感君行乐处,分照及蓬庐。
年时泊池口,未上卸帆亭。
风水如前宿,云山感再经。
波流五溪谷,天接九华青。
明发重寻胜,扁舟未可停。
乍见是将落,愁心不可论。
阴阴当镜阁,惨惨挂关门。
光弱如新病,天长有断魂。
相看两幽绝,一角远山痕。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1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