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清〕 1749 - 1783 年
黄景仁,清代诗人。
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
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
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
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
七言诗极有特色。
亦能词。
著有《两当轩全集》。
甫有谈经约,传闻大不祥。
黯同秋草折,永入夜台长。
横瑟知无路,回车合断肠。
一篇伤友赋,头白为江郎。
一笑陶然醉,无聊失路人。
素心云外月,白眼道旁春。
认屐将毋错,悬蛇恐未真。
催诗且多料,客计未全贫。
远祀常留楚,焚山断自秦。
波涛犹阻客,风雨自随身。
香草皆遗蜕,湘累是替人。
扬灵如可接,我亦唱迎神。
晚凉庭院好,风叶落先秋。
感尔萧疏态,添馀浩荡愁。
披襟祛俗吏,摇扇却平头。
美满今宵梦,真轻万户侯。
村鸡鸣四野,自策蹇驴东。
怪木常争路,长松独受风。
樵歌生涧底,烧气入云中。
回首题诗驿,真成雪上鸿。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