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清〕 1749 - 1783 年
黄景仁,清代诗人。
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
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
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
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
七言诗极有特色。
亦能词。
著有《两当轩全集》。
何人行乐处,零落见陂池。
草竟长于我,花还开向谁。
盛时来已晚,过客见同悲。
问讯樵苏者,模糊半不知。
每放登高恸,浮云为惨凄。
湖吞全楚尽,天压百蛮低。
才命古难一,行藏我欲迷。
怀人原有泪,况听暮猿啼。
君问十年事,凄然欲断魂。
一无如我意,尽可对君言。
刖屡足犹在,鞭多舌幸存。
相期著书好,归去掩蓬门。
尹范同衣日,荆高纵酒场。
吟风推两小,立雪忝同堂。
我病甘摇落,君才更老苍。
白头期望意,岂独在文章。
春江异风候,今昔变炎凉。
袍少故人脱,绵馀慈母装。
寒醒五更酒,浓压一篷霜。
此际惟珍重,谁怜在异乡。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7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