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清〕 1749 - 1783 年
黄景仁,清代诗人。
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
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
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
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
七言诗极有特色。
亦能词。
著有《两当轩全集》。
一舟摇醉眠,梦醒舻声响。
洞窗见长崖,峭立森如掌。
颓光影澄流,凝碧随滉瀁。
人言响山潭,呼之应成两。
三呼而三应,高下随所饷。
大声既隆隆,小语亦朗朗。
昔诧石镜奇,须眉了能仿。
兹能效无形,乃真绝言想。
喧寂人籁兼,鸣叩道心长。
逋然发惊吟,韵与连山往。
十年走尘中,高唱无人赏。
得此为同声,苦心殊未枉。
新安江水何粼粼,我间一岁来问津。
问我何数数,爱其地气盘礴人风古淳。
山高泽深土杳厚,宜产独行君子先天民。
六年往复卒未见,匪不可见难乎真。
有程孝子洪坑人,是果以孝亲其亲。
行孤迹晦人罕道,嘉禾夫子为我言之频。
言其去岁来负笈,见其戌削骨立如束薪。
颜色虽黯惨,其中含古春。
经年共寝处,曾不轻笑颦。
退乃察其隐,悲泪流盈巾。
问之不肯语,却立常逡巡。
一风吹衣露其肘,有大如掌疮瘢新。
孝子不及掩,穷叩乃得知其因。
生年十三五,常如日初寅。
嬉戏父母侧,谓此若可终其身。
一朝父也天所夺,槌胸恸绝呼苍旻。
方知父母年,瞬息皆堪珍。
回头顾慈母,夕若不保晨。
思父兮断绝,事母兮苦辛。
画行不离侧,夜卧不沾席与茵。
积此垂数载,母病床吟呻。
孝子卒无计,刲股可疗闻之人。
是夕风雨急,黑云垂车轮。
抽刀暗室室生白,扼肉多处挥如银。
肉乎我母寄汝命,快意一割无由颦。
作羹进母霍然起,吾肉效矣他何论。
背人出疮处,隐隐还鳞鳞。
是何灵异无所苦,合处若有神缄纫。
无何母病忽大渐,彻昼夜侍无欠伸。
俄然起四顾,出屋行逡逡。
姊氏怪其状,侦至趋随尘。
见其持刀袒臂向空祝,侧目视臂刀且抡。
急从后至反其臂,责以戕体伤亲神。
从兹形影不相失,母亦奄逝当兹辰。
孝子长呼姊误我,一毁不复能支振。
三年庐墓如一日,近泪赤土无荆榛。
林深地旷绝闻见,皓鸟皬雀日久投怀驯。
至今岁时省墓辄号恸,恸时四野愁霾屯。
我思孝子孝,愚乃成其纯。
世人薄天性,剿说摇其唇。
毁伤固有戒,杀身亦成仁。
百无可冀冀一济,一发尚欲回千钧。
此时遑及引文义,何者孝子何忠臣。
先生闻言亦颔首,命我纵笔为敷陈。
自惭腕弱不能达,赊愿欲贡王为宾。
景星祥凤出示世,一挽末俗归于醇。
不然刻君黄山三十六峰顶,坐使姓氏万古同嶙峋。
山僧夜半敲石火,照见古壁腾龙蛇。
锲风忽刮一灯灭,惊起百鸟鸣呕呀。
千林万窍浩呼汹,俄顷急雨翻银车。
岭头墨色接天色,白处雨脚垂如麻。
我舟忽尔移断岸,噌吰水石声交加。
舟人系缆争性命,千丈一落分毫差。
悬崖怪树电光里,龙颠虎倒犹盘拿。
谁知暴雨不终昔,打篷渐歇筝琵琶。
前山已复挂银汉,隔岸尚见飞滩沙。
当窗绝壁不能上,薄云来往明于纱。
草头点点散萤火,水上阁阁鸣青蛙。
新凉美满虽快意,但破好梦方还家。
咋来清颍上,高馆欢醉厌。
晓风遏清歌,游子愁卷帘。
卧闻铃铎语,替戾差可嫌。
俄来仆夫趣,孤篷犯霜严。
屈指卸鞍日,毕辜已应占。
欢场知有散,当散戚不忺。
恨怅逐前侣,隐隐望层檐。
风水引夙怅,尺五沙痕添。
啸惊远鸿落,汲动灵虬潜。
一昔顿殊况,冷暖不可兼。
预恐清镜里,两鬓堆吴盐。
近为五言谁最长,袁氏之子才英苍。
是其家居溟海上,沐浴百宝之灵光。
岂独论诗意相可,母老家贫亦如我。
负米还兼负笈游,五载重逢话灯火。
朗吟时一飘檐花,细雨时闻落山果。
怜君家世本崔巍,廉吏之子今难为。
道中西华竟谁识,座上北海真君师。
师门恩重丘山比,青眼高歌望吾子。
莫将歌哭向时人,自有名山报知己。
不才似我分飘零,敢托微波寄赏音。
须知亲在兼师在,方识君心即我心。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5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