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
〔周〕 ? - ? 年
周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殷始咎周,周人乘黎。
祖伊恐,奔告于受,作《西伯戡黎》。
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
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
格人元龟,罔敢知吉。
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
故天弃我,不有康食。
不虞天性,不迪率典。
今我民罔弗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
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祖伊反曰:“呜呼!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黎民于变时雍。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
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厥民析,鸟兽孳尾。
申命羲叔,宅南交。
平秩南为,敬致。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厥民因,鸟兽希革。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寅饯纳日,平秩西成。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厥民夷,鸟兽毛毨。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平在朔易。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厥民隩,鸟兽鹬毛。
帝曰:“咨!汝羲暨和。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
”帝曰:“吁!嚣讼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
”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
”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
”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帝曰:“咨!四岳。
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
”曰:“明明扬侧陋。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
”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
”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帝曰:“钦哉!”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
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帝曰:“格!汝舜。
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
汝陟帝位。
”舜让于德,弗嗣。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
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
如五器,卒乃复。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
十月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
归,格于艺祖,用特。
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
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流共工
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
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
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
”客问其族。
子路对曰:“族孔氏。
”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
此孔氏之所治也。
”又问曰:“有土之君与?”子贡曰:“非也。
”“侯王之佐与?”子贡曰:“非也。
”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
子贡还,报孔子。
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拏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还乡而立。
孔子反走,再拜而进。
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学也!”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
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
子之所以者,人事也。
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
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
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赋不属,妻妾不和,长少无序,庶人之忧也;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延无忠臣,国家昏乱,工技不巧,贡职不美,春秋后伦,不顺天子,诸侯之忧也;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诸侯暴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匿,人伦不饬,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忧也。
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
“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
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摠;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希意道言,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之慝;不择善否,两容颊适,偷拔其所欲,谓之险。
此八疵者,外以乱人,内以伤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
所谓四患者,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很;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虽善不善,谓之矜。
此四患也。
能去八疵,无行四患,而始可教已。

孔子愀然
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
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
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
是故骈于足者,连无用之肉也;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也;多方骈枝于五藏之情者,淫僻于仁义之行,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
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
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
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
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闲,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
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
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长者不为有馀,短者不为不足。
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意仁义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忧也?
且夫骈于拇者,决之则泣;枝于手者,龁之则啼。
二者,或有馀于数,或不足于数,其于忧一也。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贵富。
故意仁义其非人情乎!自三代以下者,天下何其嚣嚣也?
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屈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
天下有常然。
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
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
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
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使天下惑也!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何以知其然邪?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故尝试论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
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
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
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
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天下尽殉也。
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
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
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
且夫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也;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