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
〔周〕 前556 - 前451 年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後代。
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左史官记言,右史官记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其父移居鲁国并世代担任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後说近是。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
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
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
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
後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
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
三月,取郓。
夏,秦伯之弟金咸出奔晋。
六月丁巳,邾子华卒。
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
秋,莒去疾自齐入于莒。
莒展舆出奔吴。
叔弓帅师疆郓田。
葬邾悼公。
冬十有一月己酉,楚子麇卒。
公子比出奔晋。
【传】元年春,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伍举为介。
将入馆,郑人恶之,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
既聘,将以众逆。
子产患之,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听命!」令尹命大宰伯州犁对曰:「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
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
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
唯大夫图之!」子羽曰:「小国无罪,恃实其罪。
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丰氏之祧?」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橐而入。
许之。
正月乙未,入,逆而出。
遂会于虢,寻宋之盟也。
祁午谓赵文子曰:「宋之盟,楚人得志于晋。
今令尹之不信,诸侯之所闻也。
子弗戒,惧又如宋。
子木之信称于诸侯,犹诈晋而驾焉,况不信之尤者乎?楚重得志于晋,晋之耻也。
子相晋国以为盟主,于今七年矣!再合诸侯,三合大夫,服齐、狄,宁东夏,平秦乱,城淳于,师徒不顿,国家不罢,民无谤讟,诸侯无怨,天无大灾,子之力也。
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午也是惧。
吾子其不可以不戒!」文子曰:「武受赐矣!然宋之盟,子木有祸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楚所以驾于晋也。
今武犹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
武将信以为本,循而行之。
譬如农夫,是□麃是衮,虽有饥馑,必有丰年。
且吾闻之:『能信不为人下。
』吾未能也。
《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
』信也。
能为人则者,不为人下矣。
吾不能是难,楚不为患。」
楚令尹围请用牲,读旧书,加于牲上而已。
晋人许之。
三月甲辰,盟。
楚公子围设服离卫。
叔孙穆子曰:「楚公子美矣,君哉!」郑子皮曰:「二执戈者前矣!」蔡子家曰:「蒲宫有前,不亦可乎?」楚伯州犁曰:「此行也,辞而假之寡君。」郑行人挥曰:「假不反矣!」伯州犁曰:「子姑忧子皙之欲背诞也。」子羽曰:「当璧犹在,假而不反,子其无忧乎?」齐国子曰:「吾代二子愍矣!」陈公子招曰:「不忧何成,二
【经】三年春王正月丁未,滕子原卒。
夏,叔弓如滕。
五月,葬滕成公。
秋,小邾子来朝。
八月,大雩。
冬,大雨雹。
北燕伯款出奔齐。
【传】三年春,王正月,郑游吉如晋,送少姜之葬。
梁丙与张趯见之。
梁丙曰:「甚矣哉!子之为此来也。」子大叔曰:「将得已乎?昔文、襄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
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
君薨,大夫吊,卿共葬事。
夫人,士吊,大夫送葬。
足以昭礼命事谋阙而已,无加命矣。
今嬖宠之丧,不敢择位,而数于守适,唯惧获戾,岂敢惮烦?少姜有宠而死,齐必继室。
今兹吾又将来贺,不唯此行也。」张趯曰:「善哉!吾得闻此数也。
然自今,子其无事矣。
譬如火焉,火中,寒暑乃退。
此其极也,能无退乎?晋将失诸侯,诸侯求烦不获。」二大夫退。
子大叔告人曰:「张趯有知,其犹在君子之后乎!」
丁未,滕子原卒。
同盟,故书名。
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曰:「寡君使婴曰:『寡人愿事君,朝夕不倦,将奉质币,以无失时,则国家多难,是以不获。
不腆先君之适,以备内官,焜耀寡人之望,则又无禄,早世殒命,寡人失望。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顾齐国,辱收寡人,徼福于大公、丁公,照临敝邑,镇抚其社稷,则犹有先君之适及遗姑姊妹若而人。
君若不弃敝邑,而辱使董振择之,以备嫔嫱,寡人之望也。
』」韩宣子使叔向对曰:「寡君之愿也。
寡君不能独任其社稷之事,未有伉俪。
在縗絰之中,是以未敢请。
君有辱命,惠莫大焉。
若惠顾敝邑,抚有晋国,赐之内主,岂唯寡君,举群臣实受其贶。
其自唐叔以下,实宠嘉之。」
既成昏,晏子受礼。
叔向从之宴,相与语。
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
齐其为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
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
釜十则钟。
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
山木如市,弗加于山。
鱼盐蜃蛤,弗加于海。
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
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
国之诸市,屦贱踊贵。
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
叔向曰:「然。
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
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
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
道堇相望,而女富溢尤。
民闻公命,如逃寇仇。
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
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日不悛,以乐慆忧。
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谗鼎之铭》
【经】十有二年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
三月壬申,郑伯嘉卒。
夏,宋公使华定来聘。
公如晋,至河乃复。
五月,葬郑简公。
楚杀其大夫成熊。
秋七月。
冬十月,公子憖出奔齐。
楚子伐徐。
晋伐鲜虞。
【传】十二年春,齐高偃纳北燕伯款于唐,因其众也。
三月,郑简公卒,将为葬除。
及游氏之庙,将毁焉。
子大叔使其除徒执用以立,而无庸毁,曰:「子产过女,而问何故不毁,乃曰:『不忍庙也!诺,将毁矣!』」既如是,子产乃使辟之。
司墓之室有当道者,毁之,则朝而塴;弗毁,则日中而塴。
子大叔请毁之,曰:「无若诸侯之宾何!」子产曰:「诸侯之宾,能来会吾丧,岂惮日中?无损于宾,而民不害,何故不为?」遂弗毁,日中而葬。
君子谓:「子产于是乎知礼。
礼,无毁人以自成也。」
夏,宋华定来聘,通嗣君也。
享之,为赋《蓼萧》,弗知,又不答赋。
昭子曰:「必亡。
宴语之不怀,宠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将何以在?」
齐侯、卫侯、郑伯如晋,朝嗣君也。
公如晋,至河乃复。
取郠之役,莒人诉于晋,晋有平公之丧,未之治也,故辞公。
公子憖遂如晋。
晋侯享诸侯,子产相郑伯,辞于享,请免丧而后听命。
晋人许之,礼也。
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
投壶,晋侯先。
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
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
齐侯举矢,曰:「有酒如渑,有肉如陵。
寡人中此,与君代兴。」亦中之。
伯瑕谓穆子曰:「子失辞。
吾固师诸侯矣,壶何为焉,其以中俊也?齐君弱吾君,归弗来矣!」穆子曰:「吾军帅强御,卒乘竞劝,今犹古也,齐将何事?」公孙叟趋进曰:「日旰君勤,可以出矣!」以齐侯出。
楚子谓成虎若敖之馀也,遂杀之。
或谮成虎于楚子,成虎知之而不能行。
书曰:「楚杀其大夫成虎。」怀宠也。
六月,葬郑简公。
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
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
周原伯绞虐其舆臣,使曹逃。
冬十月壬申朔,原舆人逐绞而立公子跪寻,绞奔郊。
甘简公无子,立其弟过。
过将去成、景之族,成、景之族赂刘献公。
丙申,杀甘悼公,而立成公之孙鳅。
丁酉,杀献太子之傅庾皮之子过,杀瑕辛于市,及宫嬖绰、王孙没、刘州鸠、阴忌、老阳子。
季平子立,而不礼于南蒯。
南蒯谓子仲:「吾出季氏,而归其室于公。
子更其位。
我以费为公臣。」子仲许之。
南蒯语叔仲穆子,且告之故。
季悼子之卒也,叔孙昭子以再命为卿。
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
叔仲子欲构二家,谓平子曰:「三命逾父兄,非
【经】七年春王正月,暨齐平。
三月,公如楚。
叔孙婼如齐莅盟。
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戊辰,卫侯恶卒。
九月,公至自楚。
冬十有一月癸未,季孙宿卒。
十有二月癸亥,葬卫襄公。
【传】七年春,王正月,暨齐平,齐求之也。
癸巳,齐侯次于虢。
燕人行成,曰:「敝邑知罪,敢不听命?先君之敝器,请以谢罪。」公孙皙曰:「受服而退,俟衅而动,可也。」二月戊午,盟于濡上。
燕人归燕姬,赂以瑶瓮、玉椟、斗耳,不克而还。
楚子之为令尹也,为王旌以田。
芋尹无宇断之,曰:「一国两君,其谁堪之?」及即位,为章华之宫,纳亡人以实之。
无宇之阍入焉。
无宇执之,有司弗与,曰:「执人于王宫,其罪大矣。」执而谒诸王。
王将饮酒,无宇辞曰:「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
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
今有司曰:『女胡执人于王宫?』将焉执之?周文王之法曰:『有亡,荒阅』,所以得天下也。
吾先君文王,作仆区之法,曰:『盗所隐器,与盗同罪』,所以封汝也。
若从有司,是无所执逃臣也。
逃而舍之,是无陪台也。
王事无乃阙乎?昔武王数纣之罪,以告诸侯曰:『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故夫致死焉。
君王始求诸侯而则纣,无乃不可乎?若以二文之法取之,盗有所在矣。」王曰:「取而臣以往,盗有宠,未可得也。」遂赦之。
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
大宰薳启强曰:「臣能得鲁侯。」薳启强来召公,辞曰:「昔先君成公,命我先大夫婴齐曰:『吾不忘先君之好,将使衡父照临楚国,镇抚其社稷,以辑宁尔民』。
婴齐受命于蜀,奉承以来,弗敢失陨,而致诸宗祧。
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日月以冀。
传序相授,于今四王矣。
嘉惠未至,唯襄公之辱临我丧。
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况能怀思君德!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宠灵楚国,以信蜀之役,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贶矣,何蜀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唯寡君?君若不来,使臣请问行期,寡君将承质币而见于蜀,以请先君之贶。」
公将往,梦襄公祖。
梓慎曰:「君不果行。
襄公之适楚也,梦周公祖而行。
今襄公实祖,君其不行。」子服惠伯曰:「行。
先君未尝适楚,故周公祖以道之。
襄公适楚矣,而祖以道君,不行,何之?」
三月,公如
【经】八年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
叔弓如晋。
楚人执陈行人干征师杀之。
陈公子留出奔郑。
秋,蒐于红。
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
大雩,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
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
杀陈孔奂。
葬陈哀公。
【传】八年春,石言于晋魏榆。
晋侯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冯焉。
不然,民听滥也。
抑臣又闻之曰:『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
』今宫室崇侈,民力凋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
石言,不亦宜乎?」于是晋侯方筑虒祁之宫。
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远于其身。
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
《诗》曰:『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唯躬是瘁。
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其是之谓乎?是宫也成,诸侯必叛,君必有咎,夫子知之矣。」
陈哀公元妃郑姬,生悼大子偃师,二妃生公子留,下妃生公子胜。
二妃嬖,留有宠,属诸徒招与公子过。
哀公有废疾。
三月甲申,公子招、公子过杀悼大子偃师,而立公子留。
夏四月辛亥,哀公缢。
干征师赴于楚,且告有立君。
公子胜愬之于楚,楚人执而杀之。
公子留奔郑。
书曰「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罪在招也;「楚人执陈行人干征师杀之」,罪不在行人也。
叔弓如晋,贺虒祁也。
游吉相郑伯以如晋,亦贺虒祁也。
史赵见子大叔,曰:「甚哉,其相蒙也!可吊也,而又贺之?」子大叔曰:「若何吊也?其非唯我贺,将天下实贺。」
秋,大蒐于红,自根牟至于商、卫,革车千乘。
七月甲戌,齐子尾卒,子旗欲治其室。
丁丑,杀梁婴。
八月庚戌,逐子成、子工、子车,皆来奔,而立子良氏之宰。
其臣曰:「孺子长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授甲,将攻之。
陈桓子善于子尾,亦授甲,将助之。
或告子旗,子旗不信。
则数人告。
将往,又数人告于道,遂如陈氏。
桓子将出矣,闻之而还,游服而逆之。
请命,对曰:「闻强氏授甲将攻子,子闻诸?」曰:「弗闻。」「子盍亦授甲?无宇请从。」子旗曰:「子胡然?彼孺子也,吾诲之犹惧其不济,吾又宠秩之。
其若先人何?子盍谓之?《周书》曰:『惠不惠,茂不茂。
』康叔所以服弘大也。」桓子稽颡曰:「顷、灵福子,吾犹有望。」遂和之如初。
陈公子招归罪于公子过而杀之。
九月,楚公子弃疾帅师奉孙吴围陈,宋戴恶会之。
冬十一月壬午,灭陈。
舆嬖袁克,杀马毁玉以葬。
楚人将杀之,请置之。
既又请私,私于幄,加絰于颡而逃。
使穿封戌为陈公,曰:「城麇之役,不谄。」侍饮酒于王,王曰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0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