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
〔周〕 前556 - 前451 年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後代。
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左史官记言,右史官记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其父移居鲁国并世代担任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後说近是。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
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
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
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
後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
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
【经】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取阚。
夏,吴伐越。
秋七月。
冬,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齐高张、宋仲几、卫世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城成周。
十有二月己未,公薨于乾侯。
【传】三十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言不能外内,又不能用其人也。
夏,吴伐越,始用师于越也。
史墨曰:「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吴乎!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凶。」
秋八月,王使富辛与石张如晋,请城成周。
天子曰:「天降祸于周,俾我兄弟并有乱心,以为伯父忧。
我一二亲昵甥舅,不遑启处,于今十年,勤戍五年。
余一人无日忘之,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
伯父若肆大惠,复二文之业,驰周室之忧,徼文、武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则余一人有大愿矣。
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
今我欲徼福假灵于成王,修成周之城,俾戍人无勤,诸侯用宁,蝥贼远屏,晋之力也。
其委诸伯父,使伯父实重图之。
俾我一人无征怨于百姓,而伯父有荣施,先王庸之。」范献子谓魏献子曰:「与其戍周,不如城之。
天子实云,虽有后事,晋勿与知可也。
从王命以纾诸侯,晋国无忧。
是之不务,而又焉从事?」魏献子曰:「善!」使伯音对曰:「天子有命,敢不奉承,以奔告于诸侯。
迟速衰序,于是焉在。」
冬十一月,晋魏舒、韩不信如京师,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寻盟,且令城成周。
魏子南面。
卫彪徯曰:「魏子必有大咎。
干位以令大事,非其任也。
《诗》曰:『敬天之怒,不敢戏豫。
敬天之渝,不敢驰驱。
』况敢干位以作大事乎?」
己丑,士弥牟营成周,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恤,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计徒庸,虑材用,书餱粮,以令役于诸侯,属役赋丈,书以授帅,而效诸刘子。
韩简子临之,以为成命。
十二月,公疾,遍赐大夫,大夫不受。
赐子家子双琥,一环,一璧,轻服,受之。
大夫皆受其赐。
己未,公薨。
子家子反赐于府人,曰:「吾不敢逆君命也。」大夫皆反其赐。
书曰:「公薨于乾侯。」言失其所也。
赵简子问于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君死于外,而莫之或罪也。」对曰:「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
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
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
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
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
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三后之姓,于今为庶,王所知也。
【经】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季孙意如晋荀跞于适历。
夏四月丁巳,薛伯谷卒。
晋侯使荀跞唁公于乾侯。
秋,葬薛献公。
冬,黑肱以滥来奔。
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传】三十一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言不能外内也。
晋侯将以师纳公。
范献子曰:「若召季孙而不来,则信不臣矣。
然后伐之,若何?」晋人召季孙,献子使私焉,曰:「子必来,我受其无咎。」季孙意如会晋荀跞于适历。
荀跞曰:「寡君使跞谓吾子:『何故出君?有君不事,周有常刑,子其图之!』」季孙练冠麻衣跣行,伏而对曰:「事君,臣之所不得也,敢逃刑命?君若以臣为有罪,请囚于费,以待君之察也,亦唯君。
若以先臣之故,不绝季氏,而赐之死。
若弗杀弗亡,君之惠也,死且不朽。
若得从君而归,则固臣之愿也。
敢有异心?」
夏四月,季孙从知伯如乾侯。
子家子曰:「君与之归。
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公曰:「诺。」众曰:「在一言矣,君必逐之。」荀跞以晋侯之命唁公,且曰:「寡君使跞以君命讨于意如,意如不敢逃死,君其入也!」公曰:「君惠顾先君之好,施及亡人将使归粪除宗祧以事君,则不能夫人。
己所能见夫人者,有如河!」荀跞掩耳而走,曰:「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臣请复于寡君。」退而谓季孙:「君怒未怠,子姑归祭。」子家子曰:「君以一乘入于鲁师,季孙必与君归。」公欲从之,众从者胁公,不得归。
薛伯谷卒,同盟,故书。
秋,吴人侵楚,伐夷,侵潜、六。
楚沈尹戌帅师救潜,吴师还。
楚师迁潜于南冈而还。
吴师围弦。
左司马戌、右司马稽帅师救弦,及豫章。
吴师还。
始用子胥之谋也。
冬,邾黑肱以滥来奔,贱而书名,重地故也。
君子曰:「名之不可不慎也如是。
夫有所名,而不如其已。
以地叛,虽贱,必书地,以名其人。
终为不义,弗可灭已。
是故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齐豹为卫司寇,守嗣大夫,作而不义,其书为『盗』。
邾庶其、莒牟夷、邾黑肱以土地出,求食而已,不求其名,贱而必书。
此二物者,所以惩肆而去贪也。
若艰难其身,以险危大人,而有名章彻,攻难之士将奔走之。
若窃邑叛君,以徼大利而无名,贪冒之民将置力焉。
是以《春秋》书齐豹曰『盗』,三叛人名,以惩不义,数恶无礼,其善志也。
故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辨。
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是以君子贵之。」
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是夜也,赵简子梦童子羸而转以歌。
旦占诸史墨,曰
【经】二十有二年春,齐侯伐莒。
宋华亥、向宁、华定自宋南里出奔楚。
大蒐于昌间。
夏四月乙丑,天王崩。
六月,叔鞅如京师,葬景王,王室乱。
刘子、单子以王猛居于皇。
秋,刘子、单子以王猛入于王城。
冬十月,王子猛卒。
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传】二十二年春,王二月甲子,齐北郭启帅师伐莒。
莒子将战,苑羊牧之谏曰:「齐帅贱,其求不多,不如下之。
大国不可怒也。」弗听,败齐师于寿余。
齐侯伐莒,莒子行成。
司马灶如莒莅盟,莒子如齐莅盟,盟子稷门之外。
莒于是乎大恶其君。
楚薳越使告于宋曰:「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寡君请受而戮之。」对曰:「孤不佞,不能媚于父兄,以为君忧,拜命之辱。
抑君臣日战,君曰『余必臣是助』,亦唯命。
人有言曰:『唯乱门之无过』。
君若惠保敝邑,无亢不衷,以奖乱人,孤之望也。
唯君图之!」楚人患之。
诸侯之戍谋曰:「若华氏知困而致死,楚耻无功而疾战,非吾利也。
不如出之,以为楚功,其亦能无为也已。
救宋而除其害,又何求?」乃固请出之。
宋人从之。
己巳,宋华亥、向宁、华定、华貙、华登、皇奄伤、省臧,士平出奔楚。
宋公使公孙忌为大司马,边卬为大司徒,乐祁为司马,仲几为左师,乐大心为右师,乐挽为大司寇,以靖国人。
王子朝、宾起有宠于景王,王与宾孟说之,欲立之。
刘献公之庶子伯蚡事单穆公,恶宾孟之为人也,愿杀之。
又恶王子朝之言,以为乱,愿去之。
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
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遽归告王,且曰:「鸡其惮为人用乎?人异于是。
牺者,实用人,人牺实难,己牺何害?」王弗应。
夏四月,王田北山,使公卿皆从,将杀单子、刘子。
王有心疾,乙丑,崩于荣錡氏。
戊辰,刘子挚卒,无子,单子立刘。
五月庚辰,见王,遂攻宾起,杀之,盟群王子于单氏。
晋之取鼓也,既献,而反鼓子焉,又叛于鲜虞。
六月,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
以鼓子鸢鞮归,使涉佗守之。
丁巳,葬景王。
王子朝因旧官、百工之丧职秩者,与灵、景之族以作乱。
帅郊、要、饯之甲,以逐刘子。
壬戌、刘子奔扬。
单子逆悼王于庄宫以归。
王子还夜取王以如庄宫。
癸亥,单子出。
王子还与召庄公谋,曰:「不杀单旗,不捷。
与之重盟,必来。
背盟而克者多矣。」从之。
樊顷子曰:「非言也,必不克。」遂奉王以追单子。
及领,大盟而复,杀挚荒以说。
刘子如刘,单子亡。
乙丑,奔于平畤,群王子追之。
单子杀还、姑、发、弱、鬷延、定、稠,
【经】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
三月,曹伯滕卒。
夏四月。
秋,葬曹武公。
八月,莒子去疾卒。
冬,莒杀其公子意恢。
【传】十四年春,意如至自晋,尊晋罪己也。
尊晋、罪己,礼也。
南蒯之将叛也,盟费人。
司徒老祁、虑癸伪废疾,使请于南蒯曰:「臣愿受盟而疾兴,若以君灵不死,请待间而盟。」许之。
二子因民之欲叛也,请朝众而盟。
遂劫南蒯曰:「群臣不忘其君,畏子以及今,三年听命矣。
子若弗图,费人不忍其君,将不能畏子矣。
子何所不逞欲?请送子。」请期五日。
遂奔齐。
侍饮酒于景公。
公曰:「叛夫?」对曰:「臣欲张公室也。」子韩皙曰:「家臣而欲张公室,罪莫大焉。」司徒老祁、虑癸来归费,齐侯使鲍文子致之。
夏,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民。
分贫,振穷;长孤幼,养老疾,收介特,救灾患,宥孤寡,赦罪戾;诘奸慝,举淹滞;礼新,叙旧;禄勋,合亲;任良,物官。
使屈罢简东国之兵于召陵,亦如之。
好于边疆,息民五年,而后用师,礼也。
秋八月,莒着丘公卒,郊公不戚。
国人弗顺,欲立着丘公之弟庚舆。
蒲余侯恶公子意恢而善于庚舆,郊公恶公子铎而善于意恢。
公子铎因蒲余侯而与之谋曰:「尔杀意恢,我出君而纳庚舆。」许之。
楚令尹子旗有德于王,不知度。
与养氏比,而求无厌。
王患之。
九月甲午,楚子杀斗成然,而灭养氏之族。
使斗辛居郧,以无忘旧勋。
冬十二月,蒲余侯兹夫杀莒公子意恢,郊公奔齐。
公子铎逆庚舆于齐。
齐隰党、公子锄送之,有赂田。
晋邢侯与雍子争赂田,久而无成。
士景伯如楚,叔鱼摄理,韩宣子命断旧狱,罪在雍子。
雍子纳其女于叔鱼,叔鱼蔽罪邢侯。
邢侯怒,杀叔鱼与雍子于朝。
宣子问其罪于叔向。
叔向曰:「三人同罪,施生戮死可也。
雍子自知其罪而赂以买直,鲋也鬻狱,刑侯专杀,其罪一也。
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
《夏书》曰:『昏、墨、贼,杀。
』皋陶之刑也。
请从之。」乃施邢侯而尸雍子与叔鱼于市。
仲尼曰:「叔向,古之遗直也。
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
曰义也夫,可谓直矣。
平丘之会,数其贿也,以宽卫国,晋不为暴。
归鲁季孙,称其诈也,以宽鲁国,晋不为虐。
邢侯之狱,言其贪也,以正刑书,晋不为颇。
三言而除三恶,加三利,杀亲益荣,犹义也夫!」
【经】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吴子夷末卒。
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
籥入,叔弓卒。
去乐,卒事。
夏,蔡朝吴出奔郑。
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秋,晋荀吴帅师伐鲜虞。
冬,公如晋。
【传】十五年春,将禘于武公,戒百官。
梓慎曰:「禘之日,其有咎乎!吾见赤黑之祲,非祭祥也,丧氛也。
其在莅事乎?」二月癸酉,禘,叔弓莅事,籥入而卒。
去乐,卒事,礼也。
楚费无极害朝吴之在蔡也,欲去之。
乃谓之曰:「王唯信子,故处子于蔡。
子亦长矣,而在下位,辱。
必求之,吾助子请。」又谓其上之人曰:「王唯信吴,故处诸蔡,二三子莫之如也。
而在其上,不亦难乎?弗图,必及于难。」夏,蔡人遂朝吴。
朝吴出奔郑。
王怒,曰:「余唯信吴,故置诸蔡。
且微吴,吾不及此。
女何故去之?」无极对曰:「臣岂不欲吴?然而前知其为人之异也。
吴在蔡,蔡必速飞。
去吴,所以剪其翼也。」
六月乙丑,王大子寿卒。
秋八月戊寅,王穆后崩。
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
鼓人或请以城叛,穆子弗许。
左右曰:「师徒不勤,而可以获城,何故不为?」穆子曰:「吾闻诸叔向曰:『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无不济。
』或以吾城叛,吾所甚恶也。
人以城来,吾独何好焉?赏所甚恶,若所好何?若其弗赏,是失信也,何以庇民?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吾不可以欲城而迩奸,所丧滋多。」使鼓人杀叛人而缮守备。
围鼓三月,鼓人或请降,使其民见,曰:「犹有食色,姑修而城。」军吏曰:「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穆子曰:「吾以事君也。
获一邑而教民怠,将焉用邑?邑以贾怠,不如完旧,贾怠无卒,弃旧不祥。
鼓人能事其君,我亦能事吾君。
率义不爽,好恶不愆,城可获而民知义所,有死命而无二心,不亦可乎!」鼓人告食竭力尽,而后取之。
克鼓而反,不戮一人,以鼓子鸢鞮归。
冬,公如晋,平丘之会故也。
十二月,晋荀跞如周,葬穆后,籍谈为介。
既葬,除丧,以文伯宴,樽以鲁壶。
王曰:「伯氏,诸侯皆有以镇抚室,晋独无有,何也?」文伯揖籍谈,对曰:「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于王室,以镇抚其社稷,故能荐彝器于王。
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
王灵不及,拜戎不暇,其何以献器?」王曰:「叔氏,而忘诸乎?叔父唐叔,成王之母弟也,其反无分乎?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以大蒐也。
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
唐叔受之以处参虚,匡有戎狄。
其后襄之二路,金戚钺,秬鬯,彤弓,虎贲,文公受之,以有南阳之田,抚征东夏,非分而何?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奉之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