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
〔周〕 前556 - 前451 年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後代。
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左史官记言,右史官记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其父移居鲁国并世代担任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後说近是。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
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
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
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
後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
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
【经】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
三月,公至自齐,居于郓。
夏,公围成。
秋,公会齐侯、莒子、邾子、杞伯,盟于鄟陵。
公至自会,居于郓。
九月庚申,楚子居卒。
冬十月,天王入于成周。
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
【传】二十六年春,王正月庚申,齐侯取郓。
葬宋元公,如先君,礼也。
三月,公至自齐,处于郓,言鲁地也。
夏,齐侯将纳公,命无受鲁货。
申丰从女贾,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齐师。
谓子犹之人高齮:「能货子犹,为高氏后,粟五千庾。」高齮以锦示子犹,子犹欲之。
能货子犹,为高氏后,粟五千庚。
高齮以锦示子犹,子犹欲之。
齮曰:「鲁人买之,百两一布,以道之不通,先入币财。」子犹受之,言于齐侯曰:「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
然据有异焉。
宋元公为鲁君如晋,卒于曲棘。
叔孙昭子求纳其君,无疾而死。
不知天之弃鲁耶,抑鲁君有罪于鬼神,故及此也?君若待于曲棘,使群臣从鲁君以卜焉。
若可,师有济也。
君而继之,兹无敌矣。
若其无成,君无辱焉。」齐侯从之,使公子锄帅师从公。
成大夫公孙朝谓平子曰:「有都以卫国也,请我受师。」许之。
请纳质,弗许,曰:「信女,足矣。」告于齐师曰:「孟氏,鲁之敝室也。
用成已甚,弗能忍也,请息肩于齐。」齐师围成。
成人伐齐师之饮马于淄者,曰:「将以厌众。」鲁成备而后告曰:「不胜众。」师及齐师战于炊鼻。
齐子渊捷从泄声子,射之,中楯瓦。
繇朐汰輈,匕入者三寸。
声子射其马,斩鞅,殪。
改驾,人以为鬷戾也而助之。
子车曰:「齐人也。」将击子车,子车射之,殪。
其御曰:「又之。」子车曰:「众可惧也,而不可怒也。」子囊带从野泄,叱之。
泄曰:「军无私怒,报乃私也,将亢子。」又叱之,亦叱之。
冉竖射陈武子,中手,失弓而骂。
以告平子,曰:「有君子白皙,鬒须眉,甚口。」平子曰:「必子强也,无乃亢诸?」对曰:「谓之君子,何敢亢之?」林雍羞为颜鸣右,下。
苑何忌取其耳,颜鸣去之。
苑子之御曰:「视下顾。」苑子刜林雍,断其足。
{轻金}而乘于他车以归,颜鸣三入齐师,呼曰:「林雍乘!」
四月,单子如晋告急。
五月戊午,刘人败王城之师于尸氏。
戊辰,王城人、刘人战于施谷,刘师败绩。
秋,盟于鄟陵,谋纳公也。
七月己巳,刘子以王出。
庚午,次于渠。
王城人焚刘。
丙子,王宿于褚氏。
丁丑,王次于萑谷。
庚辰,王入于胥靡。
辛巳,王次于滑。
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汝宽守关塞。
九月,楚平王卒。
令尹子常欲立子西,曰:「大子壬弱
【经】二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灭。
秋,楚人伐吴。
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
【传】二年夏四月辛酉,巩氏之群子弟贼简公。
桐叛楚。
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曰:「以师临我,我伐桐,为我使之无忌。」
秋,楚囊瓦伐吴,师于豫章。
吴人见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
冬十月,吴军楚师于豫章,败之。
遂围巢,克之,获楚公子繁。
邾庄公与夷射姑饮酒,私出。
阍乞肉焉。
夺之杖以敲之。
【经】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曹伯须卒。
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
六月,邾人入鄅。
秋,葬曹平公。
冬,许迁于白羽。
【传】十八年春,王二月乙卯,周毛得杀毛伯过而代之。
苌弘曰:「毛得必亡,是昆吾稔之日也,侈故之以。
而毛得以济侈于王都,不亡何待!」
三月,曹平公卒。
夏五月,火始昏见。
丙子,风。
梓慎曰:「是谓融风,火之始也。
七日,其火作乎!」戊寅,风甚。
壬午,大甚。
宋、卫、陈、郑皆火。
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之,曰:「宋、卫、陈、郑也。」数日,皆来告火。
裨灶曰:「不用吾言,郑又将火。」郑人请用之,子产不可。
子大叔曰:「宝,以保民也。
若有火,国几亡。
可以救亡,子何爱焉?」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遂不与,亦不复火。
郑之未灾也,里析告子产曰:「将有大祥,民震动,国几亡。
吾身泯焉,弗良及也。
国迁其可乎?」子产曰:「虽可,吾不足以定迁矣。」及火,里析死矣,未葬,子产使舆三十人,迁其柩。
火作,子产辞晋公子、公孙于东门。
使司寇出新客,禁旧客勿出于宫。
使子宽、子上巡群屏摄,至于大宫。
使公孙登徙大龟。
使祝史徙主祏于周庙,告于先君。
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
商成公儆司宫,出旧宫人,置诸火所不及。
司马、司寇列居火道,行火所□欣。
城下之人,伍列登城。
明日,使野司寇各保其征。
郊人助祝史除于国北,禳火于玄冥、回禄,祈于四鄘。
书焚室而宽其征,与之材。
三日哭,国不市。
使行人告于诸侯。
宋、卫皆如是。
陈不救火,许不吊灾,君子是以知陈、许之先亡也。
六月,鄅人藉稻。
邾人袭鄅,鄅人将闭门。
邾人羊罗摄其首焉,遂入之,尽俘以归。
鄅子曰:「余无归矣。」从帑于邾,邾庄公反鄅夫人,而舍其女。
秋,葬曹平公。
往者见周原伯鲁焉,与之语,不说学。
归以语闵子马。
闵子马曰:「周其乱乎?夫必多有是说,而后及其大人。
大人患失而惑,又曰:『可以无学,无学不害。
』不害而不学,则苟而可。
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夫学,殖也,不学将落,原氏其亡乎?」
七月,郑子产为火故,大为社祓禳于四方,振除火灾,礼也。
乃简兵大蒐,将为蒐除。
子大叔之庙在道南,其寝在道北,其庭小。
过期三日,使除徒陈于道南庙北,曰:「子产过女而命速除,乃毁于而乡。」子产朝,过而怒之,除者南毁。
子产及冲,使从者止之曰:「毁于北方。」
火之作也,子产授兵登陴。
子大叔曰:「晋无乃讨乎?」子产曰:「吾闻之,小国忘守则危,况有
【经】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夏六月庚辰,晋侯去疾卒。
秋八月,葬晋顷公。
冬十有二月,吴灭徐,徐子章羽奔楚。
【传】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不先书郓与乾侯,非公,且征过也。
夏六月,晋顷公卒。
秋八月,葬。
郑游吉吊,且送葬,魏献子使士景伯诘之,曰:「悼公之丧,子西吊,子蟜送葬。
今吾子无贰,何故?」对曰:「诸侯所以归晋君,礼也。
礼也者,小事大,大字小之谓。
事大在共其时命,字小在恤其所无。
以敝邑居大国之间,共其职贡,与其备御不虞之患,岂忘共命?先王之制:诸侯之丧,士吊,大夫送葬;唯嘉好、聘享、三军之事,于是乎使卿。
晋之丧事,敝邑之间,先君有所助执绋矣。
若其不间,虽士大夫有所不获数矣。
大国之惠,亦庆其加,而不讨其乏,明厎其情,取备而已,以为礼也。
灵王之丧,我先君简公在楚,我先大夫印段实往,敝邑之少卿也。
王吏不讨,恤所无也。
今大夫曰:『女盍从旧?』旧有丰有省,不知所从。
从其丰,则寡君幼弱,是以不共。
从其省,则吉在此矣。
唯大夫图之。」晋人不能诘。
吴子使徐人执掩余,使钟吾人执烛庸二公子奔楚,楚子大封,而定其徙。
使监马尹大心逆吴公子,使居养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戌城之,取于城父与胡田以与之。
将以害吴也。
子西谏曰:「吴光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
若好吴边疆,使柔服焉,犹惧其至。
吾又疆其仇以重怒之,无乃不可乎!吴,周之胄裔也,而弃在海滨,不与姬通。
今而始大,比于诸华。
光又甚文,将自同于先王。
不知天将以为虐乎,使剪丧吴国而封大异姓乎?其抑亦将卒以祚吴乎?其终不远矣。
我盍姑亿吾鬼神,而宁吾族姓,以待其归。
将焉用自播扬焉?」王弗听。
吴子怒。
冬十二月,吴子执钟吴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
己卯,灭徐。
徐子章禹断其发,携其夫人,以逆吴子。
吴子唁而送之,使其迩臣从之,遂奔楚。
楚沈尹戌帅师救徐,弗及,遂城夷,使徐子处之。
吴子问于伍员曰:「初而言伐楚,余知其可也,而恐其使余往也,又恶人之有馀之功也。
今余将自有之矣,伐楚何如?」对曰:「楚执政众而乖,莫适任患。
若为三师以肄焉,一师至,彼必皆出。
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敝。
亟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
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阖庐从之,楚于是乎始病。
【经】九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
得宝玉、大弓。
六月,葬郑献公。
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
秦伯卒。
冬,葬秦哀公。
【传】九年春,宋公使乐大心盟于晋,且逆乐祁之尸。
辞,伪有疾。
乃使向巢如晋盟,且逆子梁之尸。
子明谓桐门右师出,曰:「吾犹衰絰,而子击钟,何也?」右师曰:「丧不在此故也。」既而告人曰:「己衰絰而生子,余何故舍钟?」子明闻之,怒,言于公曰:「右师将不利戴氏,不肯适晋,将作乱也。
不然无疾。」乃逐桐门右师。
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
君子谓子然:「于是不忠。
苟有可以加于国家者,弃其邪可也。
《静女》之三章,取彤管焉。
《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
故用其道,不弃其人。
《诗》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子然无以劝能矣。」
夏,阳虎归宝玉、大弓。
书曰「得」,器用也。
凡获器用曰得,得用焉曰获。
六月,伐阳关。
阳虎使焚莱门。
师惊,犯之而出,奔齐,请师以伐鲁,曰:「三加必取之。」齐侯将许之。
鲍文子谏曰:「臣尝为隶于施氏矣,鲁未可取也。
上下犹和,众庶犹睦,能事大国,而无天灾,若之何取之?阳虎欲勤齐师也,齐师罢,大臣必多死亡,己于是乎奋其诈谋。
夫阳虎有宠于季氏,而将杀季孙,以不利鲁国,而求容焉。
亲富不亲仁,君焉用之?君富于季氏,而大于鲁国,兹阳虎所欲倾覆也。
鲁免其疾,而君又收之,无乃害乎!」齐侯执阳虎,将东之。
阳虎愿东,乃囚诸西鄙。
尽借邑人之车,锲其轴,麻约而归之。
载葱灵,寝于其中而逃。
追而得之,囚于齐。
又以葱灵逃,奔晋,适赵氏。
仲尼曰:「赵氏其世有乱乎!」
秋,齐侯伐晋夷仪。
敝无存之父将室之,辞,以与其弟,曰:「此役也不死,反,必娶于高、国。」先登,求自门出,死于溜下。
东郭书让登,犁弥从之,曰:「子让而左,我让而右,使登者绝而后下。」书左,弥先下。
书与王猛息。
猛曰:「我先登。」书敛甲,曰:「曩者之难,今又难焉!」猛笑曰:「吾从子如骖之靳。」
晋车千乘在中牟。
卫侯将如五氏,卜过之,龟焦。
卫侯曰:「可也。
卫车当其半,寡人当其半,敌矣。」乃过中牟。
中牟人欲伐之,卫褚师圃亡在中牟,曰:「卫虽小,其君在焉,未可胜也。
齐师克城而骄,其帅又贱,遇,必败之。
不如从齐。」乃伐齐师,败之。
齐侯致禚、媚、杏于卫。
齐侯赏犁弥,犁弥辞,曰:「有先登者,臣从之,皙帻而衣狸制。」公使视东郭书,曰:「乃夫子也,吾贶子。」公赏东郭书,辞,曰: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0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