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巘
〔元〕 ? - ? 年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
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
官至大理少卿。
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
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
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
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
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
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
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
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
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
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
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眉妩臣罪小,君王一笑休。
明日章台路,便面越风流。
白家老瓦惯从游,和气如春不汝邮。
近日更谁嫌外酒,梦成燥吻吸青丘。
山人犹未出山时,风月云烟总为诗。
笑问年来间何阔,此盟应有此君知。
多情宛颈两鸳鸯,贪趁湖心错裹香。
散发幽人休荡桨,夜深花露湿衣裳。
人生与出处,要不失其正。
手捧毛义檄,以为庭闱庆。
禄养有甘旨,东西惟所命。
贺客来何多,踏破苍苔径。
再拜称寿觞,闾里生新敬。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51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