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
〔清〕 1613 - 1682 年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
明诸生。
青年时“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
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
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
所至每垦田度地,结交豪杰之士,为光复计。
最后定居华阴。
其时西南永历政权已覆灭,仍不忘恢复。
曾出雁门,至大同,有所营谋。
卒于曲沃。
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于经史兵农音韵训诂以及典章制度,无所不通。
旅行中载书自随,考察山川险要,土物民风,随时发书查核。
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
著作繁多,而毕生心力所注,在《日知录》一书,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老柏生崇冈,本是苍虬种。
何年徙灵根,幸托先臣垄。
长持俊雕节,久荷君王宠。
岁月骎骎不相待,汉畤秦宫一朝改。
刳中流涕要名材,乍拟相将赴东海。
发丘中郎来,符牒百道声如雷。
斫白书其处,须臾工匠来斤锯。
持锯截此柏,柏树东西摧。
却顾别丘垄,辛苦行不辞。
君不见泰山之庙柏如铁,赤眉斫之尝出血。
我今此去去为船,海风四面吹青天。
秉性长端正,不敢作怪妖。
东流到扶桑,日月相游遨。
去为天上榆,留作丘中槚。
传与松楸莫叹伤,汉家雨露弥天下。
平生好修辞,著集逾十卷。
本无郑卫音,不入时人选。
年老更迂疏,制行复刚褊。
东京耆旧尽,羸瘵留馀喘。
放迹江湖间,犹思理坟典。
朝来阅徵书,处士多章显。
何来南郡生,心期在轩冕。
幸得比申屠,超然竟独免。
春雨对空山,流泉傍清畎。
枕石且看云,悠然得所遣。
未敢慕巢由,徒夸一身善。
穷经待后王,到死终黾勉。
弱冠始同游,文章相砥厉。
中年共墨衰,出入三江汭。
悲深宗社墟,勇画澄清计。
不获骋良图,斯人竟云逝。
峻节冠吾侪,危言惊世俗。
常为扣角歌,不作穷途哭。
生耽一壶酒,没无半间屋。
惟存孤竹心,庶比黔娄躅。
太仆经铿铿,三吴推学者。
安贫称待诏,清风播林野。
及君复多材,儒流嗣弓冶。
已矣文献亡,萧条玉山下。
郦生虽酒狂,亦能下齐军。
发愤吐忠义,下笔驱风云。
平生慕鲁连,一矢解世纷。
碧鸡竟长鸣,悲哉君不闻。
首夏多恒风,尘霾蔽昏旦。
舞雩告山川,白𥿄催州县。
未省答天心,且望除民患。
黍苗不作歌,硕鼠徒兴叹。
仗马适一鸣,身名已涂炭。
贝玉方盈朝,此曹何所惮。
博士有正先,实趣秦时乱。
唐纲既不振,国姓赐沙陀。
遂据晋阳宫,表里收山河。
朱温一篡弑,发愤横雕戈。
虽报上源雠,大义良不磨。
竟得扫京雒,九庙仍登歌。
伶官陨庄宗,爱婿亡从珂。
传祚颇不长,功名诚足多。
我来雁门郡,遗冢高嵯峨。
寺中设王像,绯袍熊皮靴。
旁有黄衣人,年少神磊砢。
想见三垂冈,百年泪滂沱。
敌人亦太息,如此孺子何。
千载赐姓人,流汗难重过。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3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