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
〔清〕 1613 - 1682 年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
明诸生。
青年时“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
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
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
所至每垦田度地,结交豪杰之士,为光复计。
最后定居华阴。
其时西南永历政权已覆灭,仍不忘恢复。
曾出雁门,至大同,有所营谋。
卒于曲沃。
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于经史兵农音韵训诂以及典章制度,无所不通。
旅行中载书自随,考察山川险要,土物民风,随时发书查核。
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
著作繁多,而毕生心力所注,在《日知录》一书,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生年十五馀,即与人事接。
中更世难婴,书史伹涉猎。
率尔好为文,蔚然富枝叶。
终愧康成学,久旷周孔业。
日西岁将晏,行事苦不立。
礼堂写六经,庶几犹可及。
俗流好郑卫,淫词自亲狎。
用以扶道真,十无一二合。
出门游万里,踽踽恒负笈。
晚得逢萧君,探赜穷鲁汲。
车中服子慎,一见语便洽。
上考三传讹,独授尼父法。
方深得朋喜,岂料归欤急。
黄鹤对青山,翩然鼓江楫。
浮云翳楚天,引领空于邑。
何时复相从,问奇补三箧。
惟期夕愓心,不负朋簪盍。
长安东去是骊山,上有高台下有泉。
前有幽王后秦始,覆车在昔良难纪。
华清宫殿又何人,至今流恨池中水。
君不见天道幽且深,败亡未必皆荒淫。
亦有英君御区宇,终日忧勤思下土。
贤妃助内咏鸡鸣,节俭躬行迈往古。
一朝大运合崩颓,三宫九市横豺虎。
玄宗西幸路仍迷,宜白东迁事还沮。
我来骊山中哽咽,四顾徬徨无可语。
伤今吊古怀坎轲,呜呼其奈骊山何。
侬家住在江洲,两桨如飞自繇。
金兵一到北岸,踏车金山三周。
王良既策马,天弧亦直狼。
中夜视北辰,九野何茫茫。
秦政灭六国,自谓过帝皇。
岂知渔阳卒,狐鸣丛祠旁。
谁为刑名家,至今怨商鞅。
太公封齐廿八世,春禘秋尝长有事。
犹从三代识遗声,每见九夷朝祭器。
器历商周制度工,相传丁癸及桓公。
花纹不似莱人物,法象仍疑两敦同。
牛山下涕何悲苦,岁久光华方出土。
夏后璜偏入向魋,鲁宫宝又归阳虎。
历下秋风动夕萤,古来神物亦飘零。
谁知柏寝千年器,异日还陈汉武庭。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