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
〔清〕 1613 - 1682 年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
明诸生。
青年时“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
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
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
所至每垦田度地,结交豪杰之士,为光复计。
最后定居华阴。
其时西南永历政权已覆灭,仍不忘恢复。
曾出雁门,至大同,有所营谋。
卒于曲沃。
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于经史兵农音韵训诂以及典章制度,无所不通。
旅行中载书自随,考察山川险要,土物民风,随时发书查核。
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
著作繁多,而毕生心力所注,在《日知录》一书,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流转吴会间,何地为吾土。
登高望九州,极目皆榛莽。
寒潮荡落日,杂遝鱼虾舞。
饥乌晚未栖,弦月阴犹吐。
晨上北固楼,慨然涕如雨。
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
却念五年来,守此良辛苦。
畏途穷水陆,仇雠在门户。
故乡不可宿,飘然去其宇。
往往历关梁,又不避城府。
丈夫志四方,一节亦奚取。
毋为小人资,委肉投饿虎。
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浒。
功名会有时,杖策追光武。
推官吾父行,世远亡谱系。
及乎上郡还,始结同盟契。
崎岖鞭弭间,周旋仅一岁。
痛自京师沦,王纲亦陵替。
人怀分土心,欲论纵横势。
与君共三人,独奉南阳帝。
谈笑东胡空,一扫天日翳。
君才本恢宏,阔略人事细。
一疏入人手,几堕猾胡睨。
乃有汉将隙,因掉三寸说。
主帅非其人,大事复不济。
君来就茅屋,问我驾所税。
幸有江上舟,请鼓铃下枻。
别去近一旬,君行尚留滞。
二子各英姿,文才比兰桂。
身危更藏亡,并命一朝毙。
巢卵理必连,事乃在眉眦。
一身更前却,欲听华亭唳。
我时亦出亡,闻此辄投袂。
扁舟来劝君,行矣不再计。
惊弦鸟不飞,困纲鱼难逝。
旦日追吏来,君遂见囚系。
槛车赴白门,忠孝辞色厉。
竟作戎首论,卒践捐生誓。
仓皇石头骨,未从九原瘗。
父子兄弟间,五人死相继。
呜呼三吴中,巍然一门第。
尚有五岁孙,伏匿苍山际。
门人莫将燮,行客挥哀涕。
群情伫收京,恩恤延后世。
归丧琅邪冢,诏策中牢祭。
后死愧子源,徘徊哭江裔。
他日修史书,犹能著凡例。
上郡天北门,一垣接羌氐。
当年关中陷,九野横虹霓。
日光不到地,哭帝苍山蹊。
君持苏生节,冒死决蒺藜。
挥刀斩贼徒,一炬看燃脐。
东虞势薄天,少梁色悲悽。
遂从黄冠归,间关策青骊。
岂知杲卿血,已化哀鹃啼。
未敢痛家雠,所念除䲔鲵。
有怀托桑榆,焉得岩下栖。
便蹴刘司空,夜舞愁荒鸡。
春水湿楼船,湖上闻钲鼙。
勾吴古下国,难与秦风齐。
却望殽潼间,山高别马嘶。
天子哀忠臣,临轩降紫泥。
高景既分符,汾阴亦执圭。
如君俊拔才,久宜侍金闺。
会须洗中原,指顾安黔黎。
异地逢冬节,同人会韭溪。
苍凉悲一别,廓落想孤栖。
刻烛初分韵,抽毫亦共题。
雪装吴苑白,云幕越山低。
清醑传杯缓,哀弦入坐凄。
词堪争日月,气欲吐虹霓。
写恨工苏李,摅幽剧吕嵇。
风流知不坠,肝胆幸无暌。
挂帙安牛角,担囊逐马蹄。
飘飖过东楚,浩荡遍三齐。
息足雩门下,停车汶水西。
岱宗临日观,梁父蹑云梯。
洞壑来仍异,关河去更迷。
人看秋逝雁,客唤早行鸡。
卧冷王章被,穷馀范叔绨。
梦犹经冢宅,愁不到中闺。
问字谁供酒,翻书独照藜。
雅言开竹径,佳讯发兰畦。
遗鲤情偏切,班荆意各悽。
式微君莫赋,春雨正涂泥。
久客仍流转,愁人独远征。
釜遭行路夺,席与舍儿争。
混迹同佣贩,甘心变姓名。
寒依车下草,饥糁䥶中羹。
浦雁先秋到,关鸡候旦鸣。
蹠穿山更险,船破浪犹横。
疾病年来有,衣装日渐轻。
荣枯心易感,得丧理难平。
默坐悲先代,劳歌念一生。
买臣将五十,何处谒承明。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