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文曾生,来自南丰,入太学,与其诸生群进于有司。
有司敛群材,操尺度,概以一法考。
其不中者而弃之;虽有魁垒[插图]拔出之材,其一累黍不中尺度,则弃不敢取。
幸而得良有司,不过反同众人叹嗟爱惜,若取舍非己事者,诿曰:“有司有法,奈不中何。
”有司固不自任其责,而天下之人亦不以责有司,皆曰:“其不中,法也。
”不幸有司尺度一失手,则往往失多而得少。
呜呼!有司所操果良法邪?何其久而不思革也?况若曾生之业,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弃之;可怪也!然曾生不非同进,不罪有司,告予以归,思广其学而坚其守。
予初骇其文,又壮其志。
夫农不咎岁而菑播是勤,其水旱则已;使有一获,则岂不多邪?
曾生橐其文数十万言来京师,京师之人无求曾生者,然曾生亦不以干也。
予岂敢求生,而生辱以顾予。
是京师之人既不求之,而有司又失之,而独余得也。
于其行也,遂见于文,使知生者可以吊有司而贺余之独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