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周〕 前565 - 前486 年
释迦牟尼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
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
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槃。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须菩提。
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
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