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周〕 前565 - 前486 年
释迦牟尼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
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
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槃。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
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佛言: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
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
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
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者:杀、盗、淫。
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意三者:嫉、恚、痴。
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
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