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
〔隋〕 557 - 641 年
唐潭州临湘人,字信本,一字少信。
欧阳纥子。
博贯经史,仕隋为太常博士。
唐太宗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
善书,初学王羲之,而险劲过之,世称“欧体”,又称“率更体”。
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
与裴矩、陈叔达合撰《艺文类聚》。
有碑帖。
已惑孔贵嫔,又被辞人侮。
花笺一何荣,七字谁曾许。
不下结绮阁,空迷江令语。
雕戈动地来,误杀陈后主。
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
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
十回俱着地,两手并擎空。
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
夫九流百氏,为说不同。
延阁石渠,架藏繁积,周流极源,颇难寻究。
披条索贯,日用宏多,卒欲摘其菁华,采其旨要,事同游海,义等观天。
皇帝命代膺期,抚兹宝运,移浇风于季俗,反淳化于区中。
戡乱靖人,无思不服,偃武修文,兴开庠序,欲使家富隋珠,大怀荆玉。
以为前辈缀集,各抒其意,流别文选,专取其文,皇览遍略,直书其事,文义既殊,寻检难一。
爰诏撰其事,且文弃其浮杂,删其冗长,金箱玉印,比类相从,号曰《艺文类聚》,凡一百卷。
其有事出于文者,便不破之为事,故事居其前,文列于后,俾夫览者易为功,作者资其用,可以折衷今古,宪章坟典云尔。
太子率更令宏文馆学士渤海男欧阳询序。
有翰林善书大夫言于寮故无名公子曰:“自书契之兴,篆、隶滋起,百家千体,纷杂不同。
至于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惟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
然去之数百年之内,无人拟者,盖与天挺之性,功力尚少,用笔运神未通其趣,可不然欤?”公子从容敛衽而言曰:“仆庸疏愚昧,禀命轻微,无禄代耕,留心笔砚。
至如天挺、功力,诚如大夫之说。
用笔之趣,请闻其说。
”大夫欣然而笑曰:“此难能也。
子欲闻乎?”公子曰:“予自少及长,凝情翰墨,每览异体奇迹,未尝不循环吟玩。
抽其妙思,终日临仿,至于皓首而无退倦也。
” 
“夫用笔之法,急捉短搦,迅牵疾掣,悬针垂露,蠖屈蛇伸,洒落萧条,点缀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若上苑之春花,无处不发,抑亦可观,是予用笔之妙也。
” 
公子曰:“幸甚,幸甚!仰承余论,善无所加。
然仆见闻异于是,辄以闻见便耽玩之,奉对大贤座,未敢抄说。
”大夫曰:“与子同寮,索居日久,既有异同,焉得不叙?”公子曰:“向之造次,滥有斯言,今切再思,恐不足取。
”大夫曰:“妙善异述,达者共传,请不秘之,粗陈梗概。
”公子安退位逡巡,缓颊而言曰:“夫用笔之体会,须钩粘才把,缓绁徐收,梯不虚发,斫必有由。
徘徊俯仰,容与风流。
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壮则啒吻而嶱嶫,丽则绮靡而清道。
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同鸾凤之鼓舞,等鸳鸯之沉浮。
仿佛兮若神仙来往,宛转兮似兽伏龙游。
其墨或洒或淡,或浸或燥,遂其形势,随其变巧,藏锋靡露,压尾难讨,忽正忽斜,半真半草。
唯截纸棱,撇捩窈绍,务在经实,无令怯少。
隐隐轸轸,譬河汉之出众星,昆冈之出珍宝,既错落而灿烂,复趢连而埽撩。
方圆上下而相副,绎络盘桓而围绕,观寥廓兮似察,始登岸而逾好。
用笔之趣,信然可珍,窃谓合乎古道。

大夫应声而起,行吟而叹曰:“夫游畎浍者,讵测溟海之深;升培塿者,宁知泰山之峻。
今属公子吐论,通幽洞微,过钟、张之门,入羲、献之室,重光前哲,垂裕后昆。
中心藏之,盖棺乃止。
”公子谢曰:“鄙说疏浅,未足可珍,忽枉话言,不胜惭惧。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思静虑。
当审字势,四面停均,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被正。
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
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
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 1
  • 2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