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圣
〔汉〕 ? - ? 年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西汉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
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世称小戴,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
《汉书》成书于汉建初七年(公元80年)。
子言之:归乎!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
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
《甫刑》曰:“敬忌而罔有择言在躬。

子曰:裼袭之不相因也,欲民之毋相渎也。
子曰:祭极敬,不继之以乐;朝极辨,不继之以倦。
子曰:君子慎以辟祸,笃以不掩,恭以远耻。
子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亻焉,如不终日。
子曰:齐戒以事鬼神,择日月以见君,恐民之不敬也。
子曰:狎侮,死焉而不畏也。
子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也,欲民之毋相亵也。
《易》曰:“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
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
《诗》曰:“无言不仇,无德不报。
”《大甲》曰:“民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民无以辟四方。

子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
子曰: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矣。
是故君子议道自己,而置法以民。
子曰: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
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
仁者右也,道者左也。
仁者人也,道者义也。
厚于仁者薄于义,亲而不尊;厚于义者薄于仁,尊而不亲。
道有至,义有考。
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
子言之: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
中心憯怛,爱人之仁也:率法而强之,资仁者也。
《诗》云:“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哉。
”数世之仁也。
《国风》曰:“我今不阅,皇恤我后。
”终身之仁也。
子曰:仁之为器重,其为道远,举者莫能胜也,行者莫能致也,取数多者仁也,夫勉于仁者,不亦难乎?是故君子以义度人,则难为人;以人望人,则贤者可知已矣。
子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
《大雅》曰:“德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惟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小雅》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亻免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子曰:仁之难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故仁者之过易辞也。
子曰:恭近礼,俭近仁,信近情,敬让以行,此虽有过,其不甚矣。
夫恭寡过,情可信,俭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鲜乎?《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

子曰:仁之难成久矣,惟君子能之。
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子曰:「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
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
婿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
降,出御妇车,而婿受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
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
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
夙兴,妇沐浴以俟见。
质明,赞见妇于舅姑,妇执、枣、栗、段修以见,赞醴妇,妇祭脯醢,祭醴,成妇礼也。
舅姑入室,妇以特豚馈,明妇顺也。
厥明,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奠酬,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以著代也。
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著代,所以重责妇顺焉也。
妇顺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
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
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教成祭之,牲用鱼,Ρ之以藻,所以成妇顺也。
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
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治。
故曰:“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
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
”是故男教不修,阳事不得,适见于天,日为之食;妇顺不修,阴事不得,适见于天,月为之食。
是故日食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荡天下之阳事;月食则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阴事。
故天子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阴之与阳,相须而后成者也。
天子修男教,父道也;后修女顺,母道也。
故曰:“天子之与后,犹父之与母也。
”故为天王服斩衰,服父之义也;为后服资衰,服母之义也。
子墨子谓公尚过曰:「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我道,则翟将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
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
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以请。」宾曰:「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固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宾再拜受,主人般还,曰:「辟。」主人阼阶上拜送,宾般还,曰:「辟。」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退反位,揖宾就筵。
司射进度壶,间以二矢半,反位,设中,东面,执八算兴。
请宾曰:「顺投为入。
比投不释,胜饮不胜者,正爵既行,请为胜者立马,一马从二马,三马既立,请庆多马。」请主人亦如之。
命弦者曰:「请奏《狸首》,间若一。」大师曰:「诺。」
左右告矢具,请拾投。
有入者,则司射坐而释一算焉。
宾党于右,主党于左。
卒投,司射执算曰:「左右卒投,请数。」二算为纯,一纯以取,一算为奇。
遂以奇算告曰:「某贤于某若干纯」。
奇则曰奇,钧则曰左右钧。
命酌曰:「请行觞。」酌者曰:「诺。」当饮者皆跪奉觞,曰:「赐灌」;胜者跪曰:「敬养」。
正爵既行,请立马。
马各直其算。
一马从二马,以庆。
庆礼曰:「三马既备,请庆多马。」宾主皆曰:「诺。」正爵既行,请彻马。
算多少视其坐。
筹,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
算长尺二寸。
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
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
壶去席二矢半。
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
鲁令弟子辞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逾言;偝立逾言,有常爵。
薛令弟子辞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逾言;若是者浮。
鼓:○□○○□□○□○○□,半;○□○□○○○□□○□○:鲁鼓。
○□○○○□□○□○○□□○□○○□□○。
半;○□○○○□□○:薛鼓。
取半以下为投壶礼,尽用之为射礼。
司射、庭长,及冠士立者,皆属宾党;乐人及使者、童子,皆属主党。
鲁鼓:○□○○□□○○,半;○□○○□○○○○□○□○;
薛鼓:○□○○○○□○□○□○○○□○□○○□○,半;○□○□○○○○□○。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