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宋〕 1002 - 1060 年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
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
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
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
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园林多高樛,园卉多芳柔。
红紫经几春,青枯经几秋。
我至每怀浮觞之卿翁,但见浮觞之水汩汩流。
水流日夜曾未休,高门世世生贤侯。
不比平泉碑缺花木记,又非家鸱啸凤皇楼。
洛阳城中亦有园与宅,常同欧阳翰林携酒游。
竹闲池馆遗翠羽,户外杨柳系紫骝。
今嗟齿似旧屐作博士,嘉趣只与心相仇。
强骑瘦马往城北,二十三年如转头。
归来作此辞,且应主人求。
松液化茯苓,又因为琥珀。
遇物必得形,毛发曾不隔。
君子亦豹变,其文蔚可觌。
今者逢吴侯,满腹贮经籍。
喷吐五色霓,自堪垂典册。
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迹。
后世竟剪裁,破碎随刀尺。
我辈强追仿,画龙成蜥蜴。
有唐文最盛,韩伏甫与白。
甫白无不包,甄陶咸所索。
侯初守二郡,山水多助益。
升高觞嘉宾,赋笔速鹰翮。
葺书成大轴,许我观琮璧。
真物固易辨,恨无百金易。
借从怀袖归,诵玩废朝夕。
譬如游国都,惝恍失阡陌。
苦吟三十年,所获唯巾帼。
岂比夸受降,甲齐熊耳积。
重见元和风,珠玉敌海舶。
自惭寒饿为,何张空避席。
禹书贡厥包,未知黄柑美。
竞传洞庭熟,又莫永嘉比。
适观隐侯诗,获此殊可喜。
诵句擘露囊,香甘冷熨齿。
明朝锁礼闱,何暇醉邻里。
疏氏昔二傅,张氏今两卿。
相去千馀载,能与同令名。
亦尝更侍从,况有冰玉清。
世怀山东业,力制河北兵。
云烟忽起晦,日月不得明。
白首无所为,脱身吴楚城。
七十还印绶,不以名教轻。
葺堂读旧书,时出郊郭行。
水边观游鱼,树底爱啼莺。
适逢野老语,复问农人耕。
纷纷世上士,车马无此情。
虞舜已去苍梧野,秦女骖鸾无复下。
箫管人间不解传,帝乐部中能亦寡。
欲买小鬟试教之,教坊供奉谁知者。
晏识文公始致来,劝接贱生宜强且。
乃呼侧坐吹一曲,惊顾顿嘶堂下马。
吾妻闺中闻不闻,稚女扳帘笑娇奼。
未敢多听便遣还,赠饮单杯向身泻。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2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