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地名破冢。
郭璞墓前波浪汹。
细剔银釭。
话尽秋宵角枕凉。
橘红橙绿。
九月敬亭山畔宿。
水鸟斜飞。
又逐孤篷一夜归。
苦竹黄芦想像。
湓浦浔阳怊怅。
半幅小丹青,画出东船西舫。
白傅青衫已往。
商妇琵琶犹响。
无限断肠声,只在行间纸上。
江豚翻碧浪,凭高望极,折戟半沉沙。
鸡笼山下路,记得凤城,数十万人家。
貂禅掩映,钟山翠、叠鼓鸣笳。
更参差、青溪红板,从古说繁华。
堪嗟!齐台梁苑,残月晓风,剩颓墙败瓦。
只苍凉、半林枫槲,四壁龙蛇。
几番夜雨寒潮泊,空城下、浪打蒹葭。
青衫湿,隔船同诉天涯。
五月荆南秋早莳。
黄纸飞来,温语从天至。
见说东南民力敝,秋租减半明年事。
比屋欢腾还雪涕。
只恐来年,还是常年例。
我语村农休过计,官家自古言无戏。
易水严装发。
休回首、故人别酒,帝城高阙。
九曲黄河迎马首,淼淼龙宫堆雪。
说不尽、天涯明月。
君去故侯瓜可种,向西风、莫短冲冠发。
人世事,总毫末。
长州鹿走苏台折。
叹年少、当歌不醉,此非俊物。
试到吴东门下问,可有吹箫人杰?有亦被、怒潮磨灭。
来夜天街无酒伴,怕离鸿、叫得枫成血。
亦归耳,住何益。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