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悼亡才写菖蒲幅,定情又索消魂曲。
淮估附书来,红椷和笑开。
鹊桥填已久,侬是催妆手。
老去漫情多,颠狂奈尔何。
银铃油幕安排巧,刚刚只等花期早。
闻说药栏东,娇香将晕红。
连朝天欲雨,苦勒春寒住。
何日一枝开,侬应侧帽来。
拌蜡匀檀,搓得软罗圆皱。
西风抛打赭黄毬,堕高楼。
翠瓷红架贮清幽,分外宜秋。
凭皓腕,劈春绒,和麝粉,络床头。
频笑王家九锡文,犊车麈尾事纷纭。
蔡充儿语最传闻。
每遣白公留阿素,却教坡老买朝云。
红闺若个不输君。
诃梨领子蝤蛴项。
都倚在、斜桥望。
指春竿、百尺随风漾。
早一对、春人上。
队队勾芒笼彩仗。
狂煞了、六街鞋䩫。
尽道打春归,银蜡底、家家唱。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4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