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邯郸年少春衫绿,鸣筝竞唱棠村曲。
檀板鹧鸪天,丛台月正圆。
谢公犹子在,才调空群辈。
谁爱紫罗囊,书签玳瑁装。
离离秋水正拖蓝,滑又如簪。
拟峭烟帆南崦南,浮笠泽、把黄柑。
夏时曾种风楠,与邻叟、追凉笑谈。
今日得霜酣,树犹如此,人则何堪。
看花常傍隔村篱,携取折枝归。
沙绿胆瓶磬口,矮红棐几乌皮。
端相侧正,屏当疏密,用尽幽思。
记得临行嘱汝,香绵裹好军持。
天涯乍遇宣城叟,御苑听砧时候。
曾写几行疏柳,劝我青门酒。
别来往事消沈久,只有齐纨在手。
露叶烟条依旧,解与愁眉斗。
拍遍小阑干,何限塞鸿明灭。
老去怕逢节候,正落红时节。
沙场病卒搯檀槽,隔著邻垣说。
似诉少年陈事,有玉楼金埒。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5.49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